|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因为搭档把电脑霸了,调不出来原来的稿件,所以插更一期我
今年的雷蛇直接出了一套空间坐标系xyz,此前已经用了雷蛇z。开诚布公地说,那是三者中用料最好的一把拍子,在档次上要比x和y都高半个档次。
但z的硬度对笔者来说还能再高一点,于是在主观使用需求和客观补完计划之下,笔者把剩余的两把都获取了。
先聊聊Y,比较热乎。
参数:4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3.0g,平衡点295mm,中杆40T材质,长215mm,硬度适中,破风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kt66f。
蛇主题的拍子跟蛇主题的车一样多,如何在外观上脱颖而出?川崎选择了堆料。整体深蓝色,拍框用了大面积的水贴,4、8点处有蛇鳞片的纹理,锥盖处的图案则延用了去年雷蛇的同款。比起白富美的雷蛇z,也许是色调选择的原因,当前的y看上去更立体,没前者那么单调扁平。
另外,川崎的方拍套,永远的神。
球拍的平衡点不算高,上手的握感标准平衡,没有产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感受。新的雷蛇当然很快,4U破风框加上适中的头重,在空挥时就有一种切割空气的锐利感。如果它没有其他规格,那么很显然它会更加适应双打对抗,只是如此轻快的感觉也会让笔者对它的稳定性和扎实程度产生怀疑。
拍框面积很大,虽然容错率高,但是没有什么聚力感;虽然没有聚力感,但是中杆弹性不错。说起这个中杆,它还是有点自己的小脾气,在加入一点发力之后它才更愿意给出自己的反应,不然挥拍动作过于随意的话雷蛇y的击球反馈实在没啥质感。中杆形变的门槛不大,挥速很快,上手难度不算大。
打着打着就开始觉得不太对劲。
雷蛇Y的用料本身也是相当不俗的,在发力打平高的时候出球依然有着可观的速度。但拍头份量的缺失进一步放大了拍框抗扭上的不足,出球落点与自己预料的点呈现较为分散的分布,同一个力度的出球在不到位和出边线之间反复横跳。是笔者手感冷或者是菜的原因?也许吧,但很不幸它就是让我想起了蓝厂的snp,长球打出去心里没底。
那就尽量让球路缩短打向下的球路咯,然而这把雷蛇的下压感有着一点缺陷。笔者杀过一拍很离谱的重杀,正手区起跳一拍突击,主要是没有找准击球点,下压打成了平高,打到了隔壁场的边线。
但雷蛇本身的出球是有威力的,重杀时的声音很好,而且速度很高,带有穿透力,这让我想到了B厂某一款拍子。就是以笔者当前的水平来说,用雷蛇Y打出一拍兼具力量和落点的出球并不容易。
尽管用着觉得不对劲,但它在防守接杀和处理被动方面的表现都跟规矩,显示出它较为友好的一面。不仅如此,雷蛇在平抽挡中的表现是很不错的,速度快而且能连贯得上,如果不看锥盖上的平衡点标识,以其自身的灵活度来讲我想不到这会是一把偏头重的球拍。
我最后还是找不到不对劲的地方在哪里,跟这把雷蛇Y相处的过程会有种“人拍交互”不足的情况。从价格上来看拍子是可以考虑的,但至少它不会是我今年会力推的川崎出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