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第三局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自主品牌,在之前已经介绍过黑豹C、XM25还有他们家的手胶,都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作为一名非专业羽球爱好分享者,买拍卖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这把黑豹K智尊版,在我打过这么多拍子之后依然留在身边,作为球包常驻之一,甚至个人主页的背景就是这把球拍,足以见得我对其的喜爱。 外观方面:黑豹系列的外观漆水大抵相同,更多的区别体现在底漆颜色的区别,像黑豹C是白银、亮黑,黑豹I是粉紫色,黑豹B是橙色,而黑豹K则是蓝绿色。相比之下蓝绿色的大众可接受度应该不广,主要是绿色的点缀有点骚气,再加上粉色线,我只能说,比帅比不过,比骚气还是不虚的。有一说一,漆水的质量还不错,用了快一两年,贴纸仍然牢靠,而且几乎无暇,离远了看这拍子的颜值还行,曾经还被不认识的双打球友赛后问我这是李宁的啥拍子,表示颜值蛮好看的..哈哈。但还是要说两句,自主品牌除了产品堆料、调教之外,颜值方面还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不管是抄还是怎么样,总得抓人眼球,而第三局虽然具备自己的风格,但外观设计还有上升空间 参数方面:4ug5规格,9-3点线槽76线孔,去底胶后使用状态总重85.2g,平衡点298±2mm,中杆长215mm,三合一拍框,拉线KT65 25—27lbs。 打感方面:先说下黑豹K的来历吧,毕竟是客制化出身,与其他品牌类似,也都有借鉴经典框型设计,像黑豹C的立体风刃框,般若的天斧77框,雷雳的100zz和88sp框,Topspeed的88s框等等。而黑豹系列原先推出时仅有I C B三种型号,对应速度、平衡、进攻三类,黑豹K后续才加入,其原因我也不清楚,但要说起它的前身,可能一些老玩家就知道了,嗯,19Ti。 黑豹K至尊版采用的是50T材质+当家钛丝中杆,适中硬度的7mm中杆,弹性调教极佳,长期使用下来已经开杆,没有发木的感觉,而且减震方面也做的很到位,击球反馈比较清晰,与同一时期购买的钛金版黑豹C相比,着实要好上不少。自重比较轻,挥速很快,平抽以及网前放网的手感很好,拍子的回弹效率尚可,击球时并没有迟滞,出球偏快且尾速不减,个人认为其适合的定位在双打中前场,当然单打也完全OK,我自己就是一个单打选手,平常用黑豹K也都是单打居多。必须说明的是,它的下压感在一众轻量级4U平衡拍中是够用的,出球稳定,具备良好的进攻素养,没有因为自身较轻而出球发飘,总体看来,这是一把偏糖的拍子,对于一些发力不到位的球友来说也能轻松地驾驭,作为备用拍完全零压力。 总结:经常一些球友私信问我自主品牌推荐,却鲜有人聊第三局,这个品牌给我一种从老板到球友都很佛系的感觉,我也加过很多品牌的讨论群,只有第三局的群是极其安静的,时不时发一些直播预告、样拍优惠的消息,甚至在中羽,新出的喀秋莎都少见宣传。当然这些现象与产品力无关,仅从目前的几把拍子体验来看,并无踩雷,质量依然OK,在二线市场风起云涌的今天,多给自主品牌一些机会,或许真能有不一样的收货。 本帖最后由 XianDan 于 2023-7-2 09:2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