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有不少知名评测大佬已经用过了,所以这把拍子相信也已经给不少想知道它究竟怎么个难用法的球友留下一定的刻板印象。
不过,笔者打了这么几年,还是有能力把“不好打”和“打不好”的球拍给分辨出来,而这把曾经的旗舰显然是属于前者,值得更多的耐心去解构它。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4.3g,平衡点316mm,6.2mm中杆,长205mm,硬度偏高,盒式拍框,72孔线床,全线槽,质保31磅,穿线28-29lbs as。
龙虎共享一个设计语言,在取色上龙采用了深蓝色。拍子的贴纸数量非常多,细节量满满,而且用了龙的元素在拍子上显得更加霸气。另外,红厂的漆水质量依然非常上乘,强度较高。其他与90虎相似的地方,本文不再赘述。
发力击球的时候,龙的中杆会有韧感,会让人感觉力度很线性,这一点还挺奇特。
如果只是对拉高远球,当前的90龙手感还不错。头重非常明显,出球扎实,借力感觉清晰且能带动球头往前驱动。72孔线床的甜区中规中矩,并不算难找。中杆形变量较少,驱动感不强烈,整拍的硬度确实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不过即便如此,其击球后产生的震感抑制得非常好,在磨合的过程中能清晰知道自己难打动却不会因此受到更多伤害。
手感非常扎实,是龙的优点之一,放网或者挡网的卸力感特别到位,尤其是回放网前时经常能把对手的来球弄得更加帖网地滚过去。
3U规格挥重很大且挥速慢,双打非常容易在快节奏的对抗中吃亏,尤其是抽挡环节。有时候架拍挥拍的速度会严重拖累自己的连贯能力,即便意识和反映到了,但是往往从架拍的瞬间球头就已经飞到了非常接近的区域,不要说来不及发力,就算是对对手来球路线预判成功,马上抬手都不一定能赶上拦挡。
拍子下压感加持极强,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天然打出一拍堪用的杀球。实际上由于短中杆进一步放大了驱动难度,对于所有习惯抡大臂的球友来说都会吃瘪,基本上只能打出线材本身的性能。显然,90龙真正的杀伤力只会显露给发力技巧处于更高阶水平的球友。在笔者试用期间,只打出过数板自己满意的重杀。
但杀球质量非常顶,我认为直接顶到了二姐夫的级别。一拍合格的重杀下来,在准度和威力上都无可挑剔,我相信它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后场起跳重杀直接打穿绝大部分防守的能力。代价则是,疯狂的体能和精力消耗。
防守和被动处理方面,很难,基本上按照笔者的能力接杀挡网或者反手被动过渡网前虽然很容易被对方抓死,但就已经是为数不多能稳定的做到的摆脱或者相持手段了。90龙的高挥重和高硬度是阻碍我实现后场摆脱的最大困难,非常吃发力,有时候为了打到位甚至还会出现抡大臂来别着反拍发力,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受。
科技配置方面,依然跟雷霆90虎大为相似,但二者相比除了挥重、硬度不一样,最重要的变化在笔者看来莫过于205mm的中杆长度了,这进一步提高了拍子的爆发力,也提高了球拍的使用门槛。
话说最近的中学生体质真的变好了?笔者把它从一个高中生手上收来,居然首线就28-29磅,真打得动?哪怕是打得动,在对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它的击球时机,使用者必须用更快的脚步更早到位来获得更充分的发力时间来发挥更极致的威力——没错,倒还挺符合骆建佑的。
比雷霆90虎在上限上提高更多,但基本没有考虑业余球友的适用性问题,所以当他没有了天斧100zz以及二姐夫那样的耀眼光芒时,自然也不会有人耐心地通过磨炼自己技艺来正确地打开它。
估计雷霆100也是这样折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