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谈及波力,必不可少的便是品牌旗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乌缺”谱系,独树一帜的woven编织框型结构,以及不拘一格的清树脂包裹下清晰的碳纤维纹路构筑下呈现出的浓厚的工业风都是其最为鲜明的特色,没有之一。 当然,众口难调下的今天也会有不少球友对乌缺系列特有的硬直打感产生免疫,进而逐渐失去了新鲜感,但不得不承认优秀的乌缺系列一直以来确实都是波力最具竞争力的中端产品。 但是这次的波力没有woven编织、熟悉的是简单粗暴的碳纤维纹路,小黄将要与大家进行分享的波力全新的亮剑,单听这个名字还以为波力被蓝厂收购之后复刻亮剑了呢?实际上并没有,我要是蓝厂我就问波力,你实在是想不出名字还是?不过真要较真起来人家蓝厂的BS是英译的亮剑,波力这个是中文,之前我在做斩鬼刀的时候我也以为是波力碰瓷鬼斩,殊不知是斩鬼刀在前,现在这个亮剑来了,好家伙彻底把握整不会了。 —外观鉴赏 倘若依旧是搭配灰暗的水泥灰亦或是乌缺系列标志性的亮银,确实不禁让人有些审美疲劳。 所以这次的乌缺-亮剑索性将同为冷色系却是最为亮眼的冰蓝以非对称的形式运用在拍框的4/10点钟方向,猩红与冰蓝的双螺旋状波纹交织在拍框两侧,好似蕴藏着无限的力量,搭配上一根同为冰蓝的球线堪称完美!
—参数解析 4UG5规格下的乌缺-亮剑的空拍平衡点:300±0mm,中杆直径为:6.5mm超细中杆;中杆弹性较为适中,中杆使用硼纤维;拍框为大拍面,既然是致敬“亮剑”与标志性用于吸收击球震感的内波浪框体结构,但实际上乌缺-亮剑并非完全照搬老亮剑那般菱角凌冽的破风结构,仔细观察似乎还是能够看到乌缺J20的影子,不过既然是“亮剑”那必然是要采用72线孔拍面布局。 —上手打感 锋利凌冽的菱形破风型结构框型加之其4U的整体重量让乌缺-亮剑即便是在拥有着303mm(上线上手胶后)较高平衡点的同时在挥速上同样处于较为快速的行列。 过度至拍框底部后转而以圆润稳定的流体破风结构提升其三通位置的抗扭属性显得更加合理。 在实战的体验过程中乌缺-亮剑在击打高远球时的确可以借助其较为靠前的平衡点轻松的打出到位且借助其依旧是波力乌缺系列代表性干脆直接的中管反馈弹性,其利落感犹如“出球即走”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但打过乌缺系列的球友自然不会满足于它的干脆,毕竟这仅仅的乌缺系列的“基本操作”。28lbs搭配上VBS63线后的乌缺-亮剑在击球音效上有了显著的提升,金属感十足! 刚猛有力,灵活多变。 46t高刚性自然是乌缺-亮剑最引以为傲的出球属性,不论是网前的平抽快挡亦或者推压抢放,乌缺-亮剑出色的指向性和连贯性都较为精准。 在使用乌缺-亮剑在进行动作幅度较小的搓球与放球时能够非常清晰的通过拍身感受到球拖击打网面时产生的摩擦与震动,纹丝不动的拍框也趋于平稳,使得乌缺-亮剑的出球指向性也较为精准,如果搭配上一根较为粗糙的羽线使其出球的摩擦属性提升则可以让搓出来的网前球更加具旋转威胁。 来到平抽对垒的中前场,更是乌缺-亮剑的主场!轻盈的拍身质量与挥重同时兼顾了其灵活多变出球属性,极具变化灵性,拍框的整体截面抗扭也达到了较为优秀的水准,虽然在整体出球,尤为体现在劈吊收吊时的包裹与持球瞬间较为短暂,但速度与落点,如同击打在金属上般的清脆。 所以有得必有失,破风结构框型在速度上的优势自然要牺牲多半部分的绝对进攻能力,在使用乌缺-亮剑进行大幅度引拍的重扣时,拍身的反馈整体同样足够硬朗,需要自身有较为良好的基本功得以出色的发挥出它的进攻属性,否则小黄我更加推荐在使用乌缺-亮剑进行抢攻时加快连贯和节奏进行突防。 大拍面设计的乌缺-亮剑不单是在进攻时有着较为迅捷的突击能力,同时在防守时借助其弹速快,拍面大的高容错率,使得其在防守反击时同样表现出色,被动时大力鞭击清脆,中杆回弹迅速且稳定,出球路线把控较为良好。 但由于其拍框刚性较强,节奏较快的双打过程中击打非甜区位置时出球质量会明显下降,可见其过于硬直的拍框属性在进攻时和防守时各有利弊。被动时的防守接杀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加以适应。 —推荐总结 致敬经典IP亮剑的框型,秉承了该系列出色的整体挥速,时过境迁,科技更迭带来的红利与之相结合,可谓去粗取精。至此,高模量碳素的运用不仅让乌缺-亮剑拥有更好的性价比,同时在打感上更是有了质的突破。 这支乌缺-亮剑不论是在外观亦或是综合表现上都有着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灵动兼顾着刚硬的击打属性也不至于千篇一律,适中的中杆弹性则在刚性中起到了不错的中和作用,包裹手感的缺乏却不太适合于操控拉吊型的选手。 推荐单打偏向速度类型的球友入手,同时也可兼顾快节奏的双打,最好再搭配上一根刚性十足的VBS-66N或者弹性优秀的VBS-63,作为一支波力高端,主打性价比的球拍,乌缺-亮剑的表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文末福利抽取一位幸运球友赠送球包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