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笔者上一篇说过要吃姐妹丼,而且要吃饱。同样肤若凝脂、齿若含贝、让人垂涎欲滴的天斧70,实不相瞒,在笔者买了天斧66的第二天就决定下单了。收到球拍的时候肯定是变成了一副奸臣得逞的表情了,我确实觊觎这副身子,我要把它胴体玩个一干二净。从参数上看,66和70更像是双胞胎,没有差别。但是到手后,从使用的材料和构造上看,二者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没毛病,两姐妹一个天然一个温柔,我不挑(痴汉脸)。 参数:4UG6,有底,使用状态总重87.7g,平衡点295mm,长220mm,硬度适中偏高,破风框,76孔线床,全线槽,质保26磅,穿线25-26lbs BG66U。 依然是非对称的设计,但相比起66的那种带有玫瑰金的娇媚范,70这粉蓝色的外观显然走的是小清新的路线,我很容易想起采用了同一个策略的神速90F。当然,拍框两翼的缤纷小花花也同样让我想起了天斧33那种小可爱的感觉。但比起外观,球拍在结构上的改变更加让我印象深刻,毕竟它直接否定天斧70是天斧66换皮的这个假设:拍框变成了全线槽的破风框。尽管拍框比NF系列要厚上不少,这个破风也还是让我想起了曾经的NF600,当然从拍框宽度上来说也来得比NF系列更克制。 除此以外,球拍在拍框上放弃了在66上所使用的聚力纤维,改成了VDM,从原理上说会进一步使击球反馈更加柔和。 刚开始上手的感觉70是要更加愉悦的,从挥拍的感觉上说70明显更加轻快,甚至在集中发力时会有一点破风的音效出来,同时因为锥盖有所调整,在反手握拍时拇指发力的感觉进一步提升,所以至少在使用手感上70是66的升级版,无疑更加适合用于中半场的平抽快挡以及封网,尽管这两者在天斧66身上也做得不错。 加上球拍的反馈感偏软,非常柔和。经过比对,70的拍框面积比66要大一点,所以线材的张力可能会同比略低。我觉得要不就把天斧70看做是一把速度糖水拍?基本上可以跟以前NF600划到同一类别,只是拍框看上去比较有安全感而已。 我本来以为球拍上手是没有难度的,但还是遇到了一点麻烦,我未曾设想过球拍居然发生了不太好借力的情况。中杆的弹性是好的,然而一旦线材的状态下滑,击球就产生了兜送的感觉,显得较为卸力。对于这款球拍也不用考虑使用者自身水平了,强烈建议上BG80这类的硬线,连XB63都不建议。 框型改变之后,最大的改变居然是抗扭,拍框稳定性不足,感觉70的指向性更糊了一点,对出球线路的信心有所削弱,打不出实在的球感。 当然,这个状态下球拍对近网小球的处理手法是更加多样化的,拍框比较大容错率更高,在网口的小搓回放和勾球都相当灵活且有掌控感,手法细腻花哨的球友应该不会对它感到失望。同时,虽然70的出球响应不算迅速,但灵活轻巧的身段压过了大部分瑕疵,出手很快,在平抽挡的对抗中能很容易就跟随到对方随意的节奏变化。 糖分充足的它,在处理一切防守和被动球中都有着突出的表现。中杆的弹性并没有拉胯,在反拍发力中能很方便地打出形变,同时挥重不大也更容易发力,可以很好地将球打出到位的摆脱。但是守转攻的契机不太好创造,在接杀中还得留神点不要弹出界,有时候也会处于挡近网不好把控、弹对角不够到位的情况。 拍子越粉、杀球越猛这个想法在天斧70身上还是有点难实现的,多打连贯吧,球拍搞不好在重杀的表现上还没有NF700来得好。 摸鱼到了极致,让我想起了NRGZ。唉,略有失望。如此粉嫩的外观、如此高昂的售价居然被理所当然地做成了彻底的温柔乡,不懂反差萌啊…… 另外,看着这三把球拍,我会想起魔法少女伊利亚,一个伊利亚,一个美游,一个小黑……我更兴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