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像比亚迪这样让plus比pro配置高的做法应该属于少数吧。当然,无论是pro、max、plus还是II之类高大上的后缀,都必须是比原版有所升级才能服众吧。
击破在这个上面做得有点意思,据说全系列plus的中杆都有加一点秘方去强化球拍的性能或者特色。它实际有没有效果不知道,但在还没有体验过的笔者看来,多少有点像庸子喝芦荟汁时铑小子给它配的料……
参数:4UG6,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9.21g,平衡点315mm,6.8mm中杆,长218mm,硬度高,破风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6lbs XB63。
还是这种变色漆水加珠光的效果,B10p可谓是相当高调张扬了。这样的漆直接给球拍塑造出了层次感,相信远观的效果会非常好,而本身也足够耐看,颜控党福利了。本来这是一把具有非常抢眼效果的球拍,不过笔者看多了之后,得罪地说,在脱离了新鲜感之后,会觉得有点土嗨。
球拍的破风处理并不激进,拍框下半部是偏椭圆破风的构造,而拍头的刃也比较圆润。球拍的挥速还是相当不俗的,但B10p绝对算不上有多灵活,它的头重感比较夸张。也许是去底起猛了,4U的它在笔者手上的份量相当夸张,握着有强烈的坠手感,空挥时它在后段有明显的往下带的惯性。
它在与我磨合的时候并没有给出暧昧信息,都是挑明着来的。球拍也足够硬朗,击球的反馈感更加真实,但也对发力技巧提出了一点要求;挥重偏大,出球有力量感,但前提是使用者本身也有一定的力量基础。挥重大甜区大让我还挺喜欢用它来做网口小球的专项练习的,哪怕技术水平受限容易弹高,多次回球后能迅速把动作手法稳定下来。
在可以上手处理的主动球中,B10P的手感确实很好,在体能充沛的时候打准高点时会产生强烈的正反馈,在高举高打的线路中出球速度相当高,用一拍平高对付水平一般的对手已经能产生好效果。击破做的拍框一般都是刚性偏高的,因此它的拍面也没有太多的持球感,在发力击球后更多能体会到指向的清晰、中杆的刚硬以及形变后回弹的激射。说实话,球拍借力感还是挺强的,驱动难度不算激进,但远不属于Q弹。
用这个球拍在适应的时候其主要挑战跟风刃500差不多,就是头重破风框的球拍的击球节奏需要重新适应,在这之前都有可能发生打框。
笔者虽然没有打过B10,但对比B11,球拍应该在中杆硬度和平衡点上进行了调整,同时在中杆弹性、抗扭能力上做了升级。此前用B11有时候还是会发生出球发飘、落点不好把控的情况,这在B10p上得到了改进。
这样一来,B10p在进攻下压环节能给使用者带来非常高的信心。在厚实的手感下,用爆发力驱动球拍的出球具有十足的速度,后场一拍充分发力的重杀对水平相近的对手的威胁非常大,要么一拍杀穿要么打出一拍被动。同时,在发力的时候出球的落点也十分尖锐,不会打出自己意料之外的球路,除非本身就是自己手歪了。唯一要考虑的是,在球拍挥重较大前摇明显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获得能充分发力的机会。
有得必有失,这款有着破风框的球拍在快节奏和被动球的处理上变成了“沉默成本”。虽然出球响应时间较短且手感稳定,但是受影响的架拍启动在平抽挡中有可能会因为来不及加力反抽而被对方提速生吃,所以在试用中笔者往往在相持几拍后就不得不挑高摆脱了。同时在被打出转身时,利用较高的挥重把一些反手区的球给打回均势比较考验脚下功夫的配合。哪怕这一点能过关,在因为疏忽大意被压了一拍过顶时B10p的处理余地依然是很小的。
这依然是一款具有鲜明品牌特色的球拍,用料也算是顶级水平了,更加适用于进阶球友对抗,使用负荷略大一点。不过,Plus也确实到位,考虑到不久后还有一把plus,笔者暂且对“加料”抱有积极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