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越是有着天资的个体,在追求强大的过程中,就越容易因为自认的执念而误入迷途。挑明了说,“龙牙”家族基于TK系列的发展路径,也曾陷入这一怪圈。龙牙之刃II确实是一款多方面更加合理的好拍,但它并不符合广大球友对“龙牙之刃”后续作品的期待。它的存在,在原教旨主义的进攻拍狂徒眼里充满了贪婪和妥协。 但,越是有着天资的个体,在迷途知返以后,也越是能进一步挖掘出自己潜能,以更好地兑现自己天赋,惊艳世人。不知道为何,“龙牙”系列球拍具象化后在笔者脑海里总是一副不同时期的少年的模样。 参数:4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2.97g,平衡点307mm,6.8mm中杆,长218mm,硬度高,三合一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1磅,穿线26-28lbs VBS63。 球拍的外观并不会让人陌生,同样是不对称涂装设计,同样是深红色的边框龙鳞纹水贴,同样是充满了龙纹团的中杆设计,同样是略显哑光的漆水质感,但龙牙Metallic将底漆改为了暗黑,马上给人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气质。旗舰级别的它,在贴纸的精细程度上,显然到达了最高等的水准。它深沉、大气,但也有着像是有所经历的冒险者在深知自己力量之强大之后所展示出来的克制感,反而更加具有 王道向主角的风范。称之为“黑龙牙”,恰如其分。 黑龙牙的到来,我看到了那副熟悉的身躯:百洛碳素、强芯填充、鞭击增益系统、三合一拍框。但他的肉体在历练之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拍框融合了新材料合金碳纤维,同时中杆的硬度有所升级。 不仅如此,在初上手黑龙牙的那一瞬间,我马上又想起了2020年与龙牙初见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的挥重,让人欲罢不能的硬度。使用状态下307mm的平衡点的4U规格球拍并不多见,而在这之上像黑龙牙这种挥重仍然超出笔者预期程度的球拍更是凤毛麟角。球拍相当重,架拍后启动挥拍阶段相对迟缓,但后段挥速很高且较难制动,上手的感觉很不友好,但也颇具魅力。虽然略显迟缓,但挥拍的过程十分跟手,球拍形变量很小,拍框几乎不会滞后于手柄的回动。最近一次产生这种怦然心动的情形,是在遇见驭10M的时候。 没错,还是那个少年。 黑龙牙的出球特性与龙牙如出一辙,但威力更甚。在更高的挥重下,黑龙牙的借力感非常明显,处理主动的上手球时不需要注入爆发力即可打出八九分的力量感,出球很冲。不仅有力,而且表现也十分稳定,哪怕是在对角线长距离的平高球、高远球的出球中,指向和落点都满分可控,多适应一段时间打到小四方内不成问题。同时,它能给使用者带来如实的反馈感,每一球出手更加有信心,更加精准,有助于进阶的球友进一步降低自己的失误率。 要不然说他是一位天资高的少年呢,但在返回了木质手柄之后,更为直接的反馈却没有以泛滥的震手为代价,其个中的柔情亦不失为少年变得成熟的一个标志。 龙牙的火力输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天生与“发飘、发虚”无缘,一拍后场如同炮弹一样的重杀令人闻风丧胆,这种又精准又暴力的下压经常让对手防不胜防。但对于黑龙牙而言,由于拍框采用合金纤维,在对其注入爆发力之后拍面的反弹变得更加干脆,其抗扭和能量转化程度之高达到了令人诧异的高度。尽管中杆硬度升高,在重发力模式下依然能打出中杆末梢的形变感,我很难把它完全归功于WES的加持,但对于水平更高的球友来说,这种鞭甩的效果所能带来的强烈快感很容易让使用者越发沉迷于更加充分地打出它的弹性。而一次次杀球中爆发出的炸裂音效,更想是往使用者的血液里来了一剂肾上腺素。 少年注定了不会停下他前进的步伐。在笔者看来,升级了拍框和中杆的构成之后,黑龙牙的进攻潜能更加深厚,上限进一步提升。 当然,有一些基于球拍定位而形成的性能取舍,也仍然是使用者需要通过妥协或者提升自己能力来接受的,黑龙牙显然对使用者在全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球拍硬度提高这一点在笔者看来并没有导致驱动门槛的明显升高,但是在对抗中黑龙牙显然需要非常充足的体能储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相当考验人的意志。令人咂舌的挥重,也让黑龙牙在快速连贯的能力上形成了缺陷,哪怕它在后场仍然能依靠良好的手感通过极高质量的劈吊来维持一次进攻失败后的主动场面,在遭遇更快节奏的平抽挡或是想摆脱被动状态时它的老毛病便又会出现。 然而,恰到好处的卸力感让一拍接杀挡网变得更加稳健可控时,我也知晓了这位得知自己不足的少年,仍然保持了自己的谦卑。 黑龙牙还是更加适用于单打的场景,笔者用4U规格的它进行双打对抗的过程也没有太大的不适应,我很欣慰自己没有被龙牙的进化给抛下,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中,有少年与我同行。 没错,虽然黑龙牙更加强大,世人也一直以“暴力”与他相称,但是也获得了与这种强大适配的品德。如此稳定、精准、高爆发,每一个特征都没有落下,也激励了包括我在内的曾着迷于龙牙所带来的刺激的球友看到更多自己能力上的短板,并一同进步。 少年进化归来,少年如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