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这好像是我第一把涉猎的game,我猜不会有多少球友能主动看上绿厂这个级别的出品吧。 按我猜测,到了game这个级别,哪怕还不是最基础级别的产品,在用料和科技上基本上也是归到了白板水平了。不过看着跟pro差不多的框型和参数,我觉得也正好可以从这一方面去验证类似一些特殊的设计是否有被高级别材料表现掩盖重大缺陷的情况。控制变量后,这些特点是否仍然会发光,是笔者关注的。
要知道,88ST尚且还有一根还算靠谱的中杆做支撑,而88SG无异于裸奔。
参数:4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5.76g,平衡点297mm,中杆长210mm,硬度中等,盒式拍框,68孔线床,10-2点线槽,质保28磅,穿线24-26高神G pro 70。
其实88sg的外观可以以假乱真了,球拍除了漆水的颜色搭配以及水贴的分布位置与88SP一模一样以外,连还有十分标志性的68孔线床,如果不是拍框和中杆上的game暴露了自己,从远处看就是一把88SP,yy还是很照顾球友面子的。不过近看还有两个地方有所不同,一是线槽的位置都有被调整过,两边都缩短了4个线孔的位置,二是锥盖更换成了普通的圆盖。
虽然88spsg都是拍头比较轻的货,但在拿上手的那一刻还是会对4U规格的它产生不信任感——手感有点飘啊。而且不知道是否对拍框进行了调整,在我没有对比的情况下觉得88SG的拍框似乎更大,有点90S那种大圆脸的感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88SG那备受争议的线床表现将迎来更大挑战。
球拍好上手吗?不好说,在笔者手上如果线材状态再拉胯一点、弹性程度更低的话,热身对拉高远球的时候可能就已经会吃瘪了。球拍在借力感接近于零的情况下虽然凭借自身良好的身段能获得比较清晰的主动挥拍发力节奏,但是中杆的弹性和驱动感相当拉。
线床的问题反而是其次的了,哪怕是打中甜区的情况下,88SG的击球反馈明显要更木,一方面从主观上增加了发力的不确定感,对初学者来说要体会到中杆的形变会没那么清晰,另一方面结合仅210mm的中杆其驱动难度确实也有所提升。对于进阶球友来说发木不是问题,但是甜区小、甜区外力量急剧下降的情况更甚,估计也会对88SG嗤之以鼻。
同时按常理分析,88SG本应该会获得非常不错的中前场体验,包括短杆长柄、头轻的特点都能为平抽挡快节奏回球提供便利的条件,但这时老问题出现了——是可以打得快,但是容错率呢?出球质量呢?过掉了88SP和88ST,终究栽到了它打不准、打不冲的问题上。
说实话,88SP和88ST都能给我带来意料之外的进攻体验,虽然都是下压感不强出球容易飘的货,但是打准甜区后集中发力的那一下依然能打出具有穿透性的杀球,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而对于88SG,可能因为前两者的良好表现导致我对它的预期偏高了,用了88SG之后只能打连贯,什么强攻手段都不会有的,回归到了大厂中低端应有的平均水平上。对于发力水平良好的球友来说,甜区正常的力度以及短中杆提高爆发这两点,可能是唯二值得欣慰的地方了。
倒是争取到高点机会收吊一拍获得跟进中场补刀的那种连贯感,是有那味了。
其它的,其实用它来充当纯守网球友的用拍也挺好的,如此轻便灵活的球拍,封网像个雨刮。笔者虽然没有做过这种角色,但在使用过程中接发拨两腰线和推两底线的手感都挺好,更容易拿到网口的高点,有时候铁了心要回放近网也能得逞。
确实有88S系列的feel,但是性能阉割到了这个档次之后就很明显,好几次笔者硬着头皮拿它上场打对抗,头三分就受不了要换拍了,出手没有信心。但是值不值得信赖跟好不好玩是两个问题的事,笔者还不知道它的售价是多少,不过它也仍然满足50%的88S系味道和80%的面子需求,应该还是可取的。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3-12-5 07:3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