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上次提到了一款不怎么值得称赞的球拍,但是节操这玩意是有一个有着显著历史发展经纬的属性,早年间VT系列爆红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吹捧姐夫大姐夫,也有不少人发现部分中低端型号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体验感。不过这些型号太多太杂了,笔者不可能专门全部收回来用用。 不过,这些VT系列的中低端型号意外地有着较高的流通量,像这VT10DG是在笔者搭档的亲哥车尾箱里找到的……
参数:3UG5,仅底胶,使用状态总重、平衡点、中杆长度未知,硬度适中,盒式拍框,76孔线床,全线槽,质保35磅,穿线情况未知。
绿厂低端的良心肯定不会首先体现在漆水上,因为他们家的高端出品漆水也不怎么有良心。这样一下来,反而显得VT10DG主题明了、外观简洁了。黑白两色底漆,拍拍框2、10、6点方向有切换,附以部分红色点缀,效果挺好,在没有用太多贴纸的情况下也没有太明显的廉价感,有点符合笔者的审美。中杆上没有太多科技信息,感觉与DZS有点靠近。不过系列祖传的威力三角系统在10DG上有所应用,看来这不是一个含金量高的科技了。
全线槽好评,与此同时既然冠上了DG后缀那自然耐高磅性能也会拉满,直接顶到了35lbs的质保,双刃8XP表示欣慰。说起来笔者还没有打过YY的耐高磅球拍,红蓝厂的相关科技都会使拍面反馈变得木讷,我估计YY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实话实说,VT10DG在我跟它刚接触的时候并没有体现出很多评论所说的“断腕神器”的感觉。从球拍挥重来说,确实不低,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像是VT80LTD这个级别,不算极端了。而且,线材状态差拍面反应较弱,同时球拍的中杆也说不上多硬,当前状态下VT10DG的击球感受反而是偏向柔和的。从对拉高远球的表现来看,我和搭档都hold得住这把球拍。
不过在我尝试了几下发力击球时,我的进攻信心莫名其妙地被勾起来了。VT10DG的击球感相当木,显然符合低端拍的表现,但是这种低人拍交流的情况在头重感比较合适的时候反而会让笔者杀球的心态变得稳定,更愿意去加力处理上手来球。这种木在主观上既提升了球拍使用硬度,也营造出了一种力量传递效率高的错觉,盖过了线床拉胯的事实。拿它当普通拍子在好友之间打对抗,至少我是不怂的。
攻击性能给多了,防守能力就少给一点,VT10DG的被动摆脱能力非常吃使用者技巧,我在反手的低位怎么打怎么不到位。
而且自身重量在线,可以使笔者的网口小球手感更加稳定,简单的放网出球能快速地稳定下来。双打的时候,这种挥重虽然不能在快节奏对抗中快速地形成对抗能力,平抽挡孱弱,但网口的软放软挡手感挺好,容错率也高,放宽求胜的心态,我蹲在前场守着就挺舒服,让后场炮手输出去吧。
VT10DG还把本该点到糖水上的那个技能点用到了耐造上了,主打皮糙肉厚。也可以的,拍套靠谱,如果有手胶的同时把线重新穿一下还能有更好的体验,毕竟顶着VT的名还确实有点VT的味道,名副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当年全新应该2开头吧,也不方便要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