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虽然是体量比较小的自主品牌,但品牌负责人一只有在做球拍制作上科普视频,而且专业性在我这个外行看来相当不错。抛开宣传作用,我对火麒麟这个球拍抱有一定的好奇。 说起来,笔者也是首次打65T材料做成的球拍。 参数:4UG6,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6.98g,平衡点312mm,中杆长208mm,硬度中等,破风框,80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2磅,穿线26lbs VBS70P。 拍如其名,拍框是非对称涂装,以黑、红两色为主,拍框上火元素的水贴很多,金色部分水贴有高反光率和鳞片状纹理,9、4点结合处以蓝色漆水漆做处理。三通处中杆段的“火麒麟”处理比较高端,可以看出来球拍在设计上花了心思。不过这样的外观方案选择笔者觉得是不够审慎的,尽管具体的主题并不一样,但在同为自主品牌的出品中已经有不少以“红、火”两个概念设计出来的外观了,品牌声量也不占优势,也拉不开球拍的识别度。 火麒麟的速度应该是最主要的属性,这样的破风结构在我看来既有神速的影子又有风刃的味道还有MX的形状,有蓝厂三合一的感觉。拍框确实做得比较薄,但三通的八面体结构可以维持住拍面的稳定性,这种融合式的创新还可以。 结合4U规格的球拍本身较为轻量化的体感和较高的平衡点,火麒麟在上手时很方便形成借力感,引拍发力挥拍的感觉顺畅,保持主动发力的状态击球较为放松,长球也比较容易打到位。中杆本身的硬度不算高,只是短中杆的驱动门槛会稍高一点,而拍面的甜区也较好适应,使火麒麟上手的难度得到有效控制。 火麒麟的材料噱头很足,特别是中杆,至于65T碳布的用量为多少才合适就交给球拍工程师自己判断吧。笔者在上手时能感觉到球拍的弹性不错,而且不像部分只会堆料不调教的产品一样打起来发硬发木。受拍线拖累,发力击球后力量传导到了拍面这一环断了。至于期待超规格用料可以给球拍带来飞跃式质变的球友可以省省了,它的表现仍然处于自主品牌高端型号尤其是标榜50T级别用料的那些球拍的平均水平上下。 我知道更细的中杆是厂家目前共同的追求,不过我觉得球拍中杆粗一点对大拍框的球拍进行抗扭方面的补强会更容易让使用者在对抗中有所收益。 轻快好打依然是不会错的一个产品取向,也算是一种潮流。火麒麟的连贯能力在短中杆和破风框的支持下变得非常顶,连续挥拍中中杆恢复速度极快,能迅速稳定下来形成下一拍的连贯,而且引拍发力迅速,短粗发力的感觉良好,平抽快挡出球比较冲,跟进网口抢点较高,封网也及时,至少笔者是很愿意用它打双打了。 对于球拍在小球的控制或者是被动球的摆脱方面则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出球表现更多取决于使用者的技巧和手感,恐怕未来一段时间自主品牌还要继续在同质化的泥沼里挣扎了。 虽然是短中杆,火麒麟在杀球时的鞭甩感却比较强。较高的平衡点让球拍哪怕是4U的版本也有不错的下压感,出球至少不飘,而在给予球头速度的方面则更多是依靠球拍的弹性爆发,可能换成更高硬度高弹的线材会让火麒麟在重杀方面获得良好体验,但哪怕现在的配置存在卸力的情况,球拍依然能够以更好的连贯手感打出密集的进攻态势形成威胁。 倒也不必搞限量或者签名这些操作,火麒麟本身算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的优选。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4-9-15 22: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