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数个小孩的家庭里,老大承担了绝大的家族责任,老幺负责受万千宠爱,老二可能是最会闯祸的那个,而存在感最低的那位,一般都是幺二。上面这句话仅个人观察结果,不代表真实情况。
以前提到,亚狮龙的出品之间存在显著的定位和质量差,不过根据笔者在路人局的观察情况来看,亚5用的人多,亚7用的人较多。唯独亚6在城里的球馆中,无论是单位组织活动还是球会用球,偶尔会有私局的小伙子带这个出场。明明大家都是劈毛即断的家伙,而且蓝色外包装明明非常好看,这样的亚6却存在着露面度低的情况。
![]()
亚6和亚7都用的单边毛,跟亚5相比毛片级别差了不少,所以后者更受非娱乐向的玩家的欢迎是可以理解的。而虽说大家都在涨价,亚7仍然要走了更加低级别的生态位,飞行和耐打都突出一个“凑合能飞,凑合能搭”,由于口碑的增益作用,买单的人也确实不少。相比之下,亚6的打感更加硬朗,毛片质量轻微提高,且飞行没那么糟心,无论是定位还是定价都符合其表现。
但相符定位后仍然需要比较,飞行些微的提高是否对得起跟亚7相比十多块钱的差价?这个飞行的提升是否满足到户外娱乐用户的关键需求?他们是否会选择更高价购买这一级别的用品?这么几个问题下来,其实就是发现了它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
这是笔者试用过的第一款亚狮龙,在2000年左右,当时自家所在的工业小区所属的小卖部就只有这款RSL羽毛球提供,我还记得单个买是6元一个。以前有片空地拿两个球拍就能找到人跟自己霍霍对打去了,网都不需要。我记得这个球一上手的感觉就不同,出球更加干脆击球反馈更加愉悦,而且对于当时一窍不通的我来说这球能打得远,体验感非常好。
但现在笔者在羽球活动中对对抗体验感的要求占到了主导地位,此时“炮弹”式的飞行表现、过硬的球头以及不经用的耐打都让我对这款球丧失了好感。我也已经忘记上一次打球遇到这一款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也许它更适合发挥作用的场景本就是训练或者是娱乐野球吧,倒也快快乐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