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目前网上关于羽毛球技战术的各种作品普遍存在精神印尼的现象,默认印尼的是优点、好的和有观赏性的,中国的是缺点、不好的和无观赏性的,以挑后场为例展示其中的话术:
1,中国男双中前场惧怕印尼男双,所以输,即输在中前场技术,印尼男双万变不离中前场正宗高地。
2,印尼男双中前场好,中国男双只能挑后场,虽然有时也能赢,但赢得不光彩,因为抛弃了中前场,也就丧失了观赏性。
言外之意,和印尼交手,你输赢都不是,以上还隐藏着其他话术:
1,特点≠优点,但因为是印尼的特点,所以强行让印尼特点=优点,中前场技术原本只是特点,按优点处理。
2,优点≠某协会专利,但因为是印尼,所以强行让印尼=中前场。
3,一招鲜≠吃遍天,但因为是印尼的一招鲜,所以可以“横”行羽坛。
4,技战术≠打法,逻辑同上。
5,个别球的剪辑≠以偏概全,逻辑同上。
6,你会≠我不会,但中国男双即使通过中前场拼抢赢球,大家依然装聋作哑,毕竟要维持精印的颜面。
通过上面的拆解,印尼男双=中前场、中国男双=挑后场的刻板印象也就不再坚不可摧了,其实就是简单的“主体性”问题,是以中国为主体,还是以印尼为主体?中国羽毛球的运动成绩、球迷规模和市场体量足够配得上拥有主体性,以中国为主体,一方面,挑后场变得稀松平常,另一方面,中前场也是中国男双的优点,不能因为我赢了你,就说“我是挑后场,你是中前场”。
挡远网也是一个一捅就破的印尼虚梦:
1,陶菲克不会变通。
2,陶菲克摆脱能力差。
3,搓近网是男单必争之地,陶菲克事实上近网没占到便宜,只能靠说别人挡远网打打嘴仗。
4,羽毛球讲究的是限制和反限制,从来就没有永恒的反手和网前优势,也没有一根筋的反手硬抽和搓球,固定陶菲克的反手和搓近网,一方面名不符实,另一方面刻舟求剑。
5,如果陶菲克的反手和搓球高大上,别人不敢硬碰硬,牺牲所谓的观赏性去挡远网,结果却一招制敌,恰恰说明陶菲克的反手和搓球既不高大上,也欠缺观赏性,连最基本的实用性都木有。
你连一招都挡不住,还忽悠人,说自己主流、技术好和有观赏性,长期以来,中国球毛球在文化审美领域不设防,任由精神印尼人“定义逻辑起点”和“闭门造车”,吃饭砸锅,给中国羽毛球降维,靠贬低中国羽毛球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是另一种版本的崇洋媚外,不同于媚西,媚的是比西低一个维度的东南亚,输了说你不行,赢了说你没技术没观赏性,后面还有大招等着说你没商业化、小众项目,总之各种瞧不上中国羽毛球。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羽毛球文化自信,不上升zz,也不拘泥技战术,精神印尼会导致以下后果:
1,核心思维泛滥,只要我是前场选手,我就是核心,赢了就是我的,输了就是搭档的。
2,霸凌搭档,给搭档上课、吼搭档和扔毛巾等,反职场霸凌的主要切入点就是公平正义,给前场选手和前场技术去魅,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后场选手的权益,像什么“抢了又不攻,攻又攻不死”才会失去市场,不攻是因为你前场抢的不好,你前场没有一拍即死,凭什么要求我后场一拍攻死!
3,教练成了前场核心和霸凌搭档风气的帮凶,团队文化之路越走越偏。
4,年轻人对阵印尼人时,患得患失,通常年轻人打比赛,要么打出速度、力量和拼劲,要么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打法,但由于对方是印尼人,年轻人怎么打都不是,按照前者打,有人说你没中前场,按照后者打,又有人说你没有印尼中前场好,万一年轻人在纠结中输掉比赛,这帮人就更嗨了,我们要回到初心,印尼人首先是场上对手,没什么特殊的,往死里打就对了。
5,印尼人输了也不受影响,因为他们有文化优越感,这是中国羽毛球的文化不自信给他们的底气。
亨德拉是印尼最后的优质偶像,上一个是陶菲克,至于后面的苏卡,只能呵呵,球品差不说,还赶上了中国球迷的批判外协审美、反思精神印尼的浪潮,亨山陶菲的地位则会逐渐理性回落,中国羽毛球要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用普适的、包容的羽球文化引领世界羽毛球的发展,造福全世界球迷。
本帖最后由 亚热带季风 于 2024-6-12 14:4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