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论球拍的款式,川崎的中低端可能跟各大胜利的低端定制拍在数量上是持平的。但是,川崎毕竟是相对而言羽毛球品类体量相对弱势的一个厂商,在各大经销商的宣传策略上依然是以中低端的品类为主,这就导致了无论是正统续作还是商家定制的中端产品都鲜有耳熟能详的爆款出现,而且产品也多处于流通量少而复杂的状态。
参数:4UG6,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8.81g,平衡点295mm,中杆长215mm,硬度中等,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6—28lbs bs900。
最近遇到与speeder看上去比较像的球拍是神速瑶光。大家都是黑色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以黄绿色贴纸为主的装饰。但是川崎的底气质感并没有瑶光来的好,大概是少了珠光效果的原因。球拍看上去也不素,实际上装饰的元素还是很多的,视觉上的走线比较硬朗,整体看上去比较有活力,不过也属于见过一眼记不住的水平。
从用料上看,30T拍框加40t中杆,属于二线品牌中端拍的范畴,而球拍打上去也确实是一股川崎中端定位出品的手感。球拍各方面的手感都比较均衡,没有显著的头重,中杆硬度也不极端,在上手球热身高远球的时候比美洲豹7600友好一点。弹性方面还行,并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考虑到中杆40t的材质也是中规中矩,同样定位、同样用料的产品中有比他调教的更好的选择。
官方标志其空拍平衡点为288mm,这个挥重确实是略低一点的,这就意味着在想打出高质量的长球时需要使用者稍微带一点发力。
但是speeder的下压感会在我打混双是带来了一点麻烦,这中杆和重量分配导致我在需要更多强攻压制的场合中出现了威慑力不足的情况,发力虽然舒服但是出球不够实。打男双的话还能以连贯的短促下压为突破口组织球路,但在被挑到后场时打起来还是多少不够得进,而且杀球快感不算强烈。
反而是把场上局面导向平抽快挡会更好打一些。球拍的拍框较薄,手柄较细握持感灵活,正反拍切换迅速,封网和低手的抽、推都趁手。而且拍面不会过于积极,为快节奏对抗中的突然变化,比如软档一拍网前球,提供了恰到好处的卸力感,接发时的抢搓拨腰表现极佳。
所以770还挺适合蹲守在网前做细腻小球操作的,尤其是当自己搭配了靠谱的重炮之后,对抗会变得轻松不少。各种推放搓勾的变化实行起来比较自信,不过在后场需要吊一拍稳定住局面时则会显得出球有点飘,容错率一般。
不过在防守方面,我对这把770没有太大的印象,仍然是中规中矩的表现,接杀弹底线的手感有点模糊,接球的反馈不清爽。对笔者来说,770在被动状态下发力会更加依赖拍线的弹性,可惜BS900不是这一类线,以后有空再细聊。
球拍是我拜访朋友时在他尘封的仓库里找到的,而且也不是后期稳定的商业版本,后面的市售版在球拍的型号有一点改动,但也仅限如此了,再说这个球拍的底子也注定了简单的改动不会为它带来实质性的打感的变化。
770用着是不错的,但这个不错是类似“良好”那样的评价,是类似“不亏”那样的评价,也就意味着有更好的选择。跟它同时捡漏的另一把冷门中端表现则有趣很多,下期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