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感谢中羽的抽奖,吾获此利器,经过两周十多天的使用,用到第二根线,总结如下:
配置参数:4U,平衡点:302mm,球线L67,27磅,手胶采用K-30个人水平:3.5级。拍框251mm,中杆222mm,手柄202mm(含鱼嘴)
省流评价:
1.只有提速和快速攻防,才能发挥出砺剑真正的性能;
当我第二天和第三天,用砺剑单挑,输给比自己低一级的球友时,我陷入了迷茫之中,问题出在哪里了?
后来我发现,第一天试球拍时,我用的是120%的精力打球,球拍给我的反馈好,特别是重杀环节,我借助于拍重和主动发力,能打出叫高质量的杀球。但到了后面两天,面对比自己菜的球友,我过度依赖拍重和借力,偷懒用了6成精力,打球和散步一样,没有主动发力,导致每个球的质量都不高。以后再打球,我主动提速,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又回来了。
2.对于很少使用波力或者蓝厂亮剑的球友,可玩性很强(高情商版本),磨合期挺久(低情商版本)
3.适用场合:混双>单打>男双(要磨合)
![]()
静物展示:
1.拍框:拍框挺大,摸上去棱角分明,三段式拍框,中部拍框内部有波浪形设计,速度拍属性拉满,这手感和波浪让我想起蓝厂亮剑菱形破风框,神速100X的T头以上也是这样的手感。
2.中杆:6.5MM的细中杆,硬度适中,弹性尚可(经过5场球开杆,对硼纤维的适应)
3.颜值:我选的紫色款,高端典雅,非对称的颜色设计,漆水细节和细腻兼得。
4.漆水:因为磨合久的原因,这是我有史以来打框最多的一把球拍,特别是两点和十点的位置,十场过后漆水还较完整(文末是二线的拍框图片,首线玫红色,二线乳白色)。
![]()
实战感受:
进攻强化版的速度拍,无上手门槛。像是更轻快更弹的蓝厂亮剑,也像是持久感少点和挥速快点的黑金隼。
进攻方面(磨合完成后)
高远球:虽然有头重感,还是要多一点主动发力到底线;
反手抽球:最能体现其菱形拍框和中杆的特色,也是速度拍的标配;
正手平抽、连贯突击,岀球干脆利落,可圈可点;
重杀,比纯速度拍好,302的平衡点摆在那,属于弹射和砸石头的混合攻击,或许可以解释球拍叫“砺”箭,而不叫“厉”箭的原因。毕竟不是盒式拍框,依然不能指望像黑龙牙那种进攻的压迫性。
吊球,可以快速架拍,落点尚可。实战中的收吊环节,即使打了超十场球,依然常常打框,浪费机会。我习惯于用盒式拍打吊球,加上吊球技术不扎实导致的。
网前小球:能快速抢到高点,占的先机。因为我用的是弹线,所以网前无法打出很细腻的球,更依赖于大家的预判和技术。
防守方面:
接杀:
与1000z不同,1000z靠拍子的弹性就可以顶到后场,砺剑只能顶到中后场,还需要加上手腕的短促发力才顶的出去(专业高手可以轻松做到,3级以下较难)
反手高远:动作到位的情况下,轻轻松松
低手位反手过渡:比普通拍能更快的补到位,用仅存的手腕手指发力过渡到网前。当然,这也是速度拍的标配。
![]()
球友试用环节:
球友Z和P,男,水平都2.5级:他们评价:进攻不错,弹性也不错(但都没没有发现砺剑的速度属性)
球友A,女,水平2级:用惯了速度拍的她,打不动这个拍子
球友C,女,水平3级:她评价不错,可以。
球友S,男,水平准3级,他评价,破风框,有头重感,平抽很爽
本帖最后由 单宁 于 2024-7-14 11:2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