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自从李宁的产品进入了新生代他的命名规则变得规律了起来。无论是哪一个系列,六开头的必然是一款更偏向于女性使用的球拍。而在新的三个家族当中,即雷霆60和战戟6000之后,在朋友的借用下,我终于补完了这一款锋影600。
真正的白富美可不会像量产韩式美女那样,而是具备了各有各的气质。
参数:4UG6,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8.73g,平衡点299mm,6.8mm中杆,长215mm,流体盒式框,76孔线床,全线槽。质保28磅。穿线李宁L67Q 25_27lbs。
尽管六系列中的球拍都以白色的为主,但锋影600的白有着更高的锐度,像钛白粉。装饰元素上依然以“蝶”为主题,在拍框的内侧形成了与500相近的效果。拍框5、7点一抹蓝紫色为球拍增添了一点结构感。说起来锋影500也有了白色新色,两款拍乍一看上去确实有点近似。
先不讨论外观上的效果,鉴于锋影500在后场是打不出任意猛攻威胁的一款球拍,我希望600能更好地平衡糖水和进攻的取舍。在糖水方面,毫无疑问球拍依然贯彻了“轻快软弹”的调教策略,全线槽低风阻拍框加上较低的挥重让600的挥速非常高,灵活度非常顶,而且中杆的调性偏软,弹性非常容易被调动出来,使用负荷相当低。
但球拍的稳定性我觉得不太好,因为同等发力下形变量更大,手感反馈也不够直接,在长球的控制中容易发飘。
令我遗憾的是,600的进攻表现依然是短板。姑且不说重杀强攻方面是否有优势,偏轻的拍头和尚有改进空间的抗扭能力让笔者在多次尝试发力下压时缺乏打出准确落点的信心。而它的中杆和拍面之间的力量衔接也没有太好,以至于笔者在尝试通过加力提高出球质量时又难以打出足够高的球速。着急发力,还容易失误,连贯下压的感觉反而不太好打出来。
它仍然是一把更倾向中前场对抗的装备,但它也远说不上能制霸平抽挡局面,灵活之余,球拍的短促发力手感一般。
所以,锋影600在笔者手上真的很难在鸡血对抗中发挥出什么用途。除了在被动中更容易发力、防守中更容易把对方的杀球顶起来以外,没有让我觉得它能走什么建树。像接发抢搓抢推、接杀软挡这种事,每个球拍都做得大差不差,谈不上有什么特殊优势,如此一来,这个身价的三大厂拍,居然只剩下软弹这个优势,对比同辈的战戟和雷霆来说都是很乏味的。
另外,这也是一把脆脆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