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昨天安赛龙输了给雷兰曦,这结果超出了绝大部分球迷的预期。于是乎,又有球迷开始质疑安赛龙成绩的“含金量”了。这让我想起了早期的林丹。
早期成绩的含金量受到质疑
林丹早期获得的成绩也曾经备受争议,那是在2010年以前,哪怕林丹已经拿了奥运冠军和3个世锦赛冠军,依然有球迷发出质疑的声音:林丹不过是步陶菲克的后尘,林丹的大赛冠军都是在陶菲克下滑后获得的。林丹还有没有拿到亚运会男单冠军,他在06年多哈亚运会的男单决赛输给了陶菲克。
面对这些质疑,反驳是无力的,因为基本属实,顶多是看待成绩的角度不一样:毕竟陶菲克才是第一位男单大满贯,当时的林丹不过第二位。除大满贯外,陶菲克还是卫冕亚运男单冠军。当年高手集中在亚洲,亚运会的含金量比现在要高得多,而且卫冕的亚运冠军还是从巅峰林丹手上拿的。大家只记得亚运冠军是谁,没几个人记得陶菲克当年对林丹的的战绩是1-5,哪怕知道也会说06年的陶菲克已经大不如前还是把你林丹给赢了。
林丹是有智慧的,他并没有选择反驳,他知道自己的成就已经超越了陶菲克,只是还远远不够,不足以让不喜欢他的粉丝闭嘴。2010年,林丹把自己最好的状态留给了亚运会,和同年世锦赛可谓判若两人。此举的原因显而易见:毫无争议的goat,没有任何理由在亚洲无法登顶。10年的林丹做到了,以破竹之势拿下了亚运单打冠军,堵住了“林丹没亚运冠军”的嘴。林丹亚运夺冠后,实现了男单第一个全满贯,此后陶林之争已经没什么分歧了。接下来几年便是林李大战,大器晚成的李老师遇上了转型成功的林丹。
总听到有人说,李老师遇到了林丹是既生瑜何生亮。而在我看来林李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如果没有李宗伟,林丹依然会被质疑所有成就都是在陶菲克下滑后获得的,就和现在的安赛龙类似。而有巅峰李老师衬托,风评就完全不一样了:林李大战把男单的竞技水平推到了历史高峰。哪怕这可能只是满足了当时球迷的美好愿望,但谁又真的在意真相呢?
同样地,而如果没有林丹,李宗伟顶多也就是位“大器晚成”的大满贯,第三位登珠峰的人已经不新鲜了。事实上第三位男单大满贯谌龙的存在感比败者为王的李宗伟弱多了。如今的安赛龙,也是这种情况。虽说安赛龙卫冕了奥运冠军,但依然被质疑不如桃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安赛龙没有机会在桃田手上证明自己,而哪怕卫冕了奥运冠军,也只是男单第二人,10年前的林丹就做到了。
摆在安赛龙面前的路,和当年的林丹是类似的:要让老对手的粉丝彻底闭嘴,只有再创高峰,继续拉开差距。不一样的是,林丹创造的高峰比陶菲克的高多了:2个奥运冠军,5个世锦赛冠军。安赛龙要超越林丹的成就起码要再保持一个奥运周期的顶尖水平。根据历史经验,欧洲选手打到34岁是完全有可能的,2010年34岁的盖德还能和林丹对抗。但目前最大龄的男单大赛冠军还是1996年31岁的拉尔森和2014年31岁的林丹,安赛龙能否打破这个31岁的魔咒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打法偏能力型,技术上不尽完美
除了成绩上的窘境相似,安赛龙的打法走向和林丹也有很多雷同的地方。同样是早期打进攻,不像陶菲克的控网强攻,安赛龙的进攻和林丹的更接近:抓推突击。林丹的抓推被称为“头顶禁飞区”,靠的是超人般的速度和超强的爆发力。而安赛龙虽然速度和爆发力并不突出,但他凭借1米94的身高,其抓推的威胁和林丹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几乎一抓到就是得分。2017年,被安赛龙打出个位数的惨案很多,只是刚崛起就受伤了,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
2010年林丹的体能开始下滑,进攻打法无以为继,开始转型为以防守反击为主的打法,为的是延长自己的竞技寿命。类似地,安赛龙经过2017年的高峰后,伤病让进攻打法无以为继。2021年复出的安赛龙和2011年的林丹一样打起了更为高效的防守反击,两人成功转型的年龄刚好都是27岁。今年安赛龙30岁,和30岁的林丹一样,水平无可避免地开始下滑,即使转型成功也只能比普通选手延长个三四年的竞技寿命,靠的是本来比对手高出一头的水平,而不是粉丝以为的“进步”,毕竟岁月是公平的。
打法上,林丹和安赛龙都不以技术见长,依靠的更多是过人的身体天赋。哪怕是转型后所谓“太极丹”,依然不以技术见长,他在比赛里遇到困难时靠的依然是简单粗暴的推压进攻打法。现在的安赛龙和转型后的林丹如出一辙:技术上的稳定性大幅提高,但整体的技术水平并不突出,甚至有点平平无奇,很多时候就是单纯地靠能力压制。可我认为这并不可耻,大道至简,能靠能力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靠技术呢?反而正是因为过人的身体能力,才让林丹和安赛龙的职业生涯更有竞争力。
心气是再创高峰的前提
安赛龙和林丹还有一点非常相似:心气。林丹能再创高峰,彻底超越陶菲克靠的是他那股不服输的精神。陶菲克成为男单第一位大满贯后心气就没了,06年结婚生子,彻底放飞自我,全靠天赋打球,成绩一落千丈。而林丹在伦敦奥运卫冕后也萌生了退役的念头,此时林丹也“才”29岁。但当时中国男单后继无人,2013年世界排名286位的“黑皮蛋”凭借外卡再次在世界大赛一鸣惊人。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后,林丹的心气也就基本到头了,2014年亚运卫冕后跑去踢球导致膝盖受伤,这也成为了林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如今的安赛龙还没翻越林丹这座的高峰,心气还没有消失的理由,就看能力上能不能跟上了。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无可避免地开始加速下滑,但幸好安赛龙的伤病控制得很好,继续打个四年也并非不可能。
记录是用来打破的,从未登上男单第一人宝座的安赛龙还没有下滑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