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风洞与碳素底迷了心窍,我居然会把买来第二天的战戟8000(第二把)卖了而去特地花1100买把李宁“过气”的旗舰。“风洞导流”,一个被李宁放弃的科技,是否真有网上评价的那般不堪?
切身体验过后,我似乎感觉到了“风动”的那一抹不甘。正如宁波这时节的雨,若是细品,确有几分秋的苦闷与清寒(愁苦,可惜,但活该(什))。
正题:
李宁风动9000,4ug6,yybg80p 25.5 27.5,去底三层缓震膜上浦锐7cpro
该球拍为72孔设计,运用的科技包括但不限于:立方锁,旨在提高控球精确度;合金碳素,旨在提升力传导性能与球拍强度;风洞导流槽,旨在提升挥速,增强击球稳定性,提升控球能力。其余的不予介绍,因为在李宁3.0时期的球拍中,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这次评价,我想抛开球拍的具体参数,如整重、平衡点、挥重与挥速等,从最为主观的角度,说说我对这只球拍的感受。
9000作为老一代的控制旗舰,就拿它和李宁新生代的控制系列中口碑最高的战戟8000作比吧(后续可能会更新与88sp新色的对比)
球拍拿在手上,与8000最直观的不同有两处,一处是头重感更为明显且拍框底部很厚(如图),另一处是手柄更为灵巧。不知是不是销量的惨淡,让它迟迟没有推出g5规格的手柄,就连4ug6也是在24年年初才姗姗来迟。
上手后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四处“风洞”,作为该系列的核心科技,确实在外观上赚足了眼球,能通过拍框镂空而看见其内部的护线管,别有趣味。再细细观其漆水,倒是没有8000丰富,8000的漆水由磨砂与光面组成,9000则是只有光面,且存在有一定的细微瑕疵,比方李宁经典水贴贴歪。不知道为什么,9000的漆水风格,一眼让人感觉他不属于也不应属于这个时代。
新球拍拿手上了,漆水也看了,该(轻)掰中杆了。买拍前,就听说“李宁老拍杆软,拖沓”,但若只论掰着的手感,倒是与雷霆80和战戟8000大同小异,类似他俩的中间体。
实战:
从最基本的高远球打起。上文说过,球拍有一定头重感,在拉高远时很好发力,纤细的g6手柄则放大了这个感觉。拍框的分量、抗扭能力与立方锁科技(就当它有用吧)的运用,让他出球非常的扎实,指向性明确又轻松省力。此时,已经能感觉到中杆在击球时产生了形变,幅度类似80,小于8000(我的体验中,8000中杆形变幅度是不如80的)
接下来到了不少球友热衷的杀球环节(事先声明,我打88sp新色的,可以反手抽出形变)9000在杀球方面要优于8000,威胁度更高。杀球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力沿中杆传到至拍框,期间其中杆产生的形变要大于8000,带来了更充足的下压感。不知是心理原因还是风洞的功效,挥拍过程中速度非常顺畅,搭配上更重的头重,在杀球的那一拍中,该球拍的挥速要快于8000。但是,因为较软的中杆,9000杀球的最终落点会与预想的有一定偏差,这点8000做的更好。笼统的说,8000适合点杀,9000则需要更长的发力过程。
放网时,较软的中杆,更容易产生形变,球可能被弹得更高,与网没有那么的贴合,影响了质量。挑球时,软弹的中杆带来的手感非常不错,很轻松将球迅速挑至后场,例如在用88sp3时,我更多的是考虑主动发力,而用9000则是考虑别太过了而球出界。防守时,头重感与软杆没有让我感觉到不适,理论上头重加软杆会给球友带来不灵活与泄力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打防反的,有基础,所以没太注意。对抽时,杆软的弊病就体现出来了,连贯与速度较为平庸。双打时,谢邀,不双打。
补充:g6手柄很便于正反手切换
大概的体验如上。在9000的使用期间,我一直在尝试建立与风洞的联系,但很可惜,我失败了。个人认为,它确实起到了一定加快挥速的作用,但感知不强(废话)。它唯一的作用,似乎就是告诉自己“有风洞,挥得快”。
但关于风洞,没人知道它到底是因为“为了加强球拍稳定性所以加厚拍框,中途发现风阻太高而决定开导流槽加挥速”,还是因为“我要加快挥速,所以我开洞,但是发现开孔处强度不够所以加厚拍框”设计的,这是一笔烂账。
只能说,风动整了个花活,称不上是好活。
感知不强的科技,很李宁的定价,国羽赞助的丧失,一直被诟病的中杆,风动乃至李宁在当时的处境算得上艰难二字。
在这一堆debuff下,李宁重整旗鼓,开起了3.0时期。拿同样的控制系列——战戟为例,李宁开始了对自己的变革:用高强度碳素加固拍身强度,全线槽把拍框做细,提高挥速,流体盒式框型兼顾稳定与速度,脆弹的中杆……雷霆80、锋影900日月与战戟8000的到来,续写了了李宁新的篇章,而风动、风刃、能量与突袭的故事就此落下帷幕。
“有一天,当你走过蔓草荒烟,我便在那里向你轻声呼喊,以风声,以水响。”
作为红厂中生代的控制之巅,风动9000仍会见证着李宁的征程。
省流:一把头重杆软,好上手,适合拉吊的球拍
本帖最后由 阴间养蛊 于 2024-10-31 17:1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