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心得就是,直升机挥拍是业余爱好者快速进步的捷径。
一、几句写在前边的话 “身法在肩,手法在腕。先求整体,再磨细节。” 我们常说,对整体发力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局部发力,其实按照我浅薄的认识,本质上不存在整体与局部的冲突和矛盾,因为“所有的发力都是全功率重杀动作上,向末端的截取。”也就是说,所有的发力都应该是整体发力,除了极少数极限动作的击球之外。 我们的理论基础,依然是鞭打,就是用身体模拟鞭子,比如: 全功率重杀:腿-髋-腹-胸-肩-大臂-小臂-手-杆-拍 霸王杀:腿髋腹胸肩大臂-小臂-手-杆-拍 点杀:腿髋腹胸肩大臂小臂-手-杆-拍 扑球:腿髋腹胸肩大臂小臂手-杆-拍 以上并不严谨,大概说明一个意思而已。连在一起写的部位,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从身体内部看,依然有小幅度的形变,但总体是要保持稳定和稳固。即便是小动作发力,也需要核心带动,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比如林丹的头顶禁飞区点杀,你以为是“铁腕点杀”,实际上是核心带动的小-小鞭打。
二、鞭打挥拍的正确感觉 人们不喜欢谈感觉,因为表述出来很难精准、精确、统一。诸如力线一致原则,发力方向要沿着蹬地脚指向击球点,基本可以算羽毛球理论的共识,但依然把一众爱好者挡在门外,究竟是什么原因? 因为还是没有正确模拟鞭子。 先思考一个问题:公园大爷挥鞭子是向前挥,左右挥,有没有向上挥的? 答:应该基本没有。 再思考第二个问题:模拟鞭子挥拍,是向前挥,左右挥,还是向上挥? 你迫不及待要举手回答:向前、向前、向前! 对吗,不算错,但一定不准确。 重温一下“力线一致原则,发力方向要沿着蹬地脚指向击球点”——通常来说,高远球的力线,蹬地脚指向击球点,是一条基本向正上方,略有向前倾斜的一条直线。杀球的力线,蹬地脚指向击球点,是一条向斜上方,大约与铅垂线呈现30°左右角度的直线。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是简单的向前挥拍,如果向前挥拍,力量终究是发不透的,就算是专业运动员,可能依然在这一点上没有很深的领悟。那么: ——鞭打挥拍的正确感觉是什么? ——应该从身体内部向外的挥拍。 蹬地脚指向击球点,这条力线如同利剑,轴向穿过你的身体,力线穿过身体,穿过重心,穿过核心,所以就应该体会到,顶着蹬地脚(蹬地杀、蹬地高远),或者是顶着核心(跳杀)向击球点、向外挥拍的感觉,这才是正确的挥拍感受。 ——向上挥,如何做到向前击球? ——击球方向是拍面确定的,挥拍时鞭稍对应的是拍框,拍框向上到达顶点时,拍面正好垂直于力线,也就变成了向前击球。 可能挥着挥着,你又会觉得是向前挥拍了,不要紧,只要能体会顶着核心向外、向上挥拍,在末端时,自然会转换到向前的出球感觉,其中妙处,多多练习方能体会。
三、“直升机”挥拍的心得 铺垫诸多,言归正传。为什么前边要说这么多题外话?因为要纠正练习直升机挥拍的误区——这个练习的最大目的是为了锻炼手臂肌肉力量。 对吗?当然不对。至少不全对,甚至来说,力量锻炼提升只占很小的一点因素。 那应该是什么? 再重温前文一句话:“所有的发力都是全功率重杀动作上,向末端的截取。” 换句话说,无论多大的发力,末端的动作都是一样的,都是必要的、不可精简的,能够精简的是前端的动作,而不是末端的动作。 所以结论就是: “直升机”挥拍,是所有发力动作的末端,是鞭打的鞭稍,是发力的归宿。 就像孙浩鹏教练在一个直升机挥拍教学时说的,直升机挥拍练多了,记住这个手腕处的手感,要在大发力时连接上这个手感。 连接上这个手感,意味着这个动作就是发力体系上的最后一块积木,而且是与羽毛球亲密接触的最后一个动作,所有前端的动作,都是为了把力量传递,喂养这最后一个动作,最终交给来球。 连接则成,断开则败,屡试不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