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雷霆100上市以后,李宁最好的进攻拍一直颇有争论。 N90林丹用他拿了很多的冠军,包括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可以说是拿了一圈全满贯。 傅海峰用n92也就是能量75拿下了奥运会冠军。甚至亨达拉用这把拍子的时候都杀出过412km球。 而印尼重炮 乔丹的巅峰期更是实用的这把拍子的 东南亚版本75ex 。 郑思维用9000c拿过世锦赛、苏迪曼汤姆斯杯的冠军,而且也是杀球最猛的时候。 不过900c和雷霆100目前还没有使用者拿过单项的世界冠军。
接下来我们就来横评一下这些经典的李宁进攻拍。 N90 N90可以说是上一个时代的神器了,大红底色,本身就有一种进攻神器的感觉; 典型的传统盒式进攻拍,头重但是中杆不是很硬, 可以说非常的沉稳,杀球势大力沉; 但是放到现在这个时代,就显得灵活度有些不用了; 需要非常好的能力才行,整个球拍的控制扎实度都非常的不错,但是弹性略有不足, 恢复速度会慢一些,但是放到现在依旧是单打的神器,特别在控底线和进攻的时候非常的有信心,包括网前的搓球放网手感也非常好,手感特别的扎实。 我本人手里力还有三把,一把s4的cp,一把老标,一把新标作为收藏。
能量75 能量75最早叫n92,加起来一共有5种个不同的配色。 傅海峰也用他杀出了409的杀球,并且拿下了奥运会冠军, N92的平衡点并不高,官方数据295mm恐怕是这些球拍里最低的; 中杆硬度适中,88的空拍重量,也是我认为这些球拍3u规格里最好驾驭的; 他的杀球连贯、非常舒服、也很猛,就连亨特拉都用它杀出过412km的杀球, 重炮乔丹也在手持能量75ex的期间开启了自己的巅峰期, 由于能量75的中杆硬度适中,平衡点不高,又是破风框, 所以能量75后场连续进攻负担并不大,非常连贯舒服, 可以说是这些球拍同规格里连续进攻能力最强的,而且球也重; 比较适合抡起来杀,球速也快,但是相对来说他往前的平抽会稍稍慢一点,拖沓一些。 然后它的控制相对来说也并不是那么好。 在这些球拍里面控制水准是偏靠后的。目前有原色92 和75 以及75ex收藏, 能量75c 外观和原来n92的古铜色一样,87g的拍重 306的平衡点,破风框、偏硬的中杆如果单说重杀的球速和进攻威胁的话,我觉得他在这里面绝对排得上号。甚至我觉得有可能能拿到top1的地位。但是由于他是长中杆,所以他在中杆回复会有点慢,平抽以及短促发力会有些不舒服。而且它的控制跟75一样,也显得稍稍有点不稳,不精准。但是那一拍子重杀,舍我其谁。骆建佑也用他拿下了世锦赛,同样富婆辛杜也用它拿下了世锦赛。成为这些年里面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男女单打世界冠军的球拍了,也应该是李宁目前唯一一把,而其他拥有此荣誉的球拍应该只有两把。 风动9000c 风动9000c现在的热度依然不算太低。依然会有不少人会选择这把球拍, 首先颜值来说非常的不错。然后整个的打感我觉得是延续了能量75这一系列的风格, 手感非常的像,然后杀球是比较重的,稳定性要比能量75好,但是挥速相对来说没有差多少, 由于使用了加长的拍柄,中杆回弹的速度也快了,整个网前的封网抽压,节奏感也比能量75要快。可以理解为能量75的稳定升级版。而郑思维使用9000c的时候,也是郑思维为杀球最凶最猛的时候。 900c 89g的重量 302的平衡点,妥妥2u级别的挥重,拥有李宁几乎最硬的中杆, 有可能超越他的也只有锋影800老色,再加上高硬度的拍框,虽然它也是破风框, 但是我仍旧认为它是这些球拍里面驾驭难度最高的。但是他击球的时候灰速并不慢, 那是拿起来慢,就感觉挥动起来不是那么重的球拍,但是使用起来消耗特别大。 假如我用能量75能打三个小时的话,用900c估计打一个小时都撑不住, 然后我在使用一把球拍的时候,其实打的更多的居然是控制它的控制非常的稳, 就是沉稳两个字,但是杀球由于他比较重,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机会, 其实杀出来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而且下一拍不是那么好接, 拿起来的时候会比较慢。我就觉得风刃900c的重量几乎都集中在了它的中杆上。 雷霆100 雷霆100,我买他的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颜值,堪比艺术品,用了m50 、T1100、 m40x多种顶级碳纤维,使用了6.0mm中杆 也是这些型号里唯一在正式发售的时候有两个重量可供选择的球拍,刚开始由于听网上的朋友们说这把拍的非常硬,还中根本打不动, 于是我就先选择了4u。然后发现比上面的所有的球拍都要轻松的太多,但是杀球其实没有差多少还是可以的。我就又购买了3u,打一段时间以后就发现他恐怕是这些球拍里面上手难度仅强于能量75的了。它的中杆起始硬度是比较硬的,但是由于它是超细中杆,所以它的驾驭难度并没有那么大,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6毫米,一个7毫米的中杆当我使用同样的力度它都形变了1mm,那么我在加上同样的力度以后一般来说肯定是6毫米的中杆型变大。 雷霆100在使用了高模量碳纤维以后,整体的弹性要比之前这些所有的拍子弹性都要好,但是相比之下扎实感肯定有所下降,由于使用了高强度的碳纤维,所以中杆也变得更细了,我们使用的时候负担也有所降低,这把拍子我觉得无论单双都非常的全面,并不是一个非常难上手的球拍,弹性也非常的好,不过它的进攻性就跟传统的进攻拍相比,要稍微差一些的了,整体的控球感还可以中规中矩,在6.2以下中杆里算非常优秀,头2名的水准。
本帖最后由 200602790 于 2024-12-14 13: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