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视频观看更佳。以下是不严谨的个人看法,抛砖引玉,望大佬解惑。
我先下个结论,
挥重和平衡点对球拍体验具有不同方向的参考价值。挥重不能代替平衡点。
起因
个人看法
❌不是心理作用,是客观事实的真实体验。大部分也是认同的。
❌ 挥重相同 不等于 体验相同,更不等于 挥拍击球过程相同
引入
本期讲讲挥重,平衡点,去底胶打感的变化。
(以下是博主浅薄知识下的理解,必定有很多遗漏或者错误,如有错误,烦请斧正,并能分享正确的观点)
挥重: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挥拍时感受到的重量。
现在大多用如图的机器去测量球拍的挥重。当然如果你知道这个机器测量的原理,你也会清楚测量出来的数据并不是真正我们挥动时感受到的重量。
它首先就是忽略了我们高速挥拍时空气阻力的影响和克服重力做功,再是把球拍当做没有形变的理想刚体。
它的测量原理也非常简单,扭摆法测转动惯量。
它是理想化地 把转动惯量就当做挥重。
机器只需要测出球拍的摆动周期。K是内部弹簧的扭转常数。 即可算出转动惯量。
如果考虑空气阻力,相同转动惯量下,破风框的挥重肯定纯盒式小些。
如果不是理想刚体,考虑形变的情况下, 形变的物体转动惯量也是变化的。形变小的(中杆硬的)会比形变大的,转动惯量大
虽然这个数据不是真实(准确)的挥重,但已经是我们能得到最能反应挥重的数据了。
所以,在下文的定性讨论中,暂且就当 转动惯量就是挥重。不会影响最终结论。
先给出转动惯量的公式
去底胶,质量减少7/8g,转动惯量肯定是减小的,不可能增大。
但是大部分博主给出的数据,是去底前后没啥明显变化。 主要是因为机器旋转轴的位置是比较靠近锥盖的
我肉眼估计位置,再加上测量,这个转动轴的位置大概是拍长的1/5。
转动轴的位置对转动惯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以质地均匀的理想细杆为例, 轴分别过端点 ,过1/5位置,过质心。博主计算出的转动惯量如图,基本都是近2倍关系。
所以最方便最快捷,减小挥重的方法就是 改变转轴的位置,握拍位置向上移。
‘但挥重接近不等于挥拍体验接近’
上面说了,机器测量转动惯量的前提是当做没有形变的理想刚体。
显然,羽毛球拍在挥拍击球时,中杆的形变是不可忽略的,是非常重要的。
本期就以打感中的 下压感/借力感为讨论对象。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例如两个球拍,重量,挥重,质量分布均相同,平衡点均295。
一支球拍的中杆硬如钢筋,另一支的中杆硬度适中。
哪支球拍,高远球轻松?
显然是硬度适中的那支。
所以仅仅挥重不能代表一支拍的驱动难度。
借力感/下压感的差别表面上是中杆抗弯刚度的不同。
本质上是中杆形变不同,球拍末端线速度不同。
就以完整挥拍前段的 加速过程为例,球拍受到 手的支撑力,空气阻力,重力,假想力(惯性离心力)。球拍本身也是不规则非刚性物体。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身体的化学能转化为 球拍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内能),球拍的动能(转动动能+平动动能),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中杆形变(弹性势能)。
以我浅薄的学识,着实无法从理论计算。
只能以我朴素的常识认知去假想猜测。
例如 两支球拍挥重相同,其余条件也相同,
一个4u 295平衡点,另一个6u 平衡点明显高于295的。
两支球拍哪个更容易挥出明显的形变。
我假想应该是6u高平衡点的。
【投票数据】
底胶重7/8g附近,去底,4U变6U。
回到现实中的真实体验,大部分人也是觉得 去底后更好下压,其实也是因为 ‘’平衡点‘’提升, 去底后挥拍中杆形变会明显些,更容易打出中杆形变。
这里的‘’平衡点‘’并不是指整拍的平衡点。
而是握拍位置到拍头这部分球拍的质心位置提升(如图所指)。
握拍位置相当于一个固定点(类比于固定夹具),上半部分的形变不会传递到下半部分。
也就是说如果你握拍握在锥盖的位置,去不去底,对你挥拍时中杆形变基本没有影响。
再次说明,挥重机测出的挥重数据,是把球拍当做理想刚体,所以挥重的大小对于中杆形变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不严谨的内容
个人的几个最终结论就是
1降低挥重最快的方式就是握拍往上移。
2球拍的打感或者说驱动难度,不能只看挥重,也不能只看平衡点,中杆硬度弹性影响也非常大,需要多方面考虑。(直接上手才最真实)
3去底后,在握拍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挥重会略微下降(不明显),平衡点上升较明显,会更容易打出形变,更好借力/下压。
以上是不严谨的个人看法,抛砖引玉。
看完记得关注【年年Eternal】,下期再见!
本帖最后由 年年 于 2024-12-29 22:0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