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234489|回复: 72

(四十五)那些年闪耀的广东羽球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8 23:4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州,是民国前开放为数不多的港口城市。故在清末时,羽毛球运动就在这片古老上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成为了全国首批拥有羽毛球体工队的省份之一。1956年广东省羽毛球队成立。1978年广州市羽毛球队成立。2013年东莞市羽毛球队成立。60多年以来,这3支羽毛球队,先后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无数的羽毛球人才。广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广东各支羽毛球队也抓住了机会,率先在全国完成了球队的各项制度的改革。近70年来,广东羽毛球人,无论是在职业羽球推广方面,还是竞技体育培养人才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年,是广东羽毛球队成立68周年。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下,那些年闪耀赛场的广东羽球人吧。



傅汉洵

傅汉洵1941年出生于印尼,广东人。自幼就喜欢羽毛球。17岁那年,一举夺得了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羽毛球比赛男单亚军。在1960年时,傅汉洵离开了印尼,回到了中国。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回来的还有,王文教梁秋霞陈玉娘等一批爱国的华人华侨运动员。当然了,还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等一大批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回到了中国的傅汉洵,选择定居于广东广州。回到广州后,傅汉洵便选择加入广东省羽毛球队。如今,早已年过8旬的傅汉洵还记得,那个时候无论是训练的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十分差。甚至,队员还一度忍饥训练。除此之外,那个时候的队员除了每天完成竞技训练外,还要承担一定的户外劳动任务。有时,还要去偏远的地区,为当地的村民们表演羽毛球。另外,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导致了专业的羽毛球教练也奇缺。在这里介绍下,当年广东羽毛球队几乎所有的教练员、运动员都是东南亚归来的华人华侨。尽管教练员队员们所面临的条件十分艰苦,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对训练的热情。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有着颗为国争光的“心”。傅汉洵也不例外。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受zz影响,傅汉洵在役时没能够有机会代表中国参赛。这也是傅老一生的遗憾。其实也不仅仅是傅老,也是那个年代绝大部分中国运动员的遗憾。最终,傅老带着这个遗憾于1970年退役。

退役后的傅汉洵,先是成为广州体校的一名教练,后来又成为广州队的一名教练。傅汉洵还记得,刚当广州体校教练时,工作的地点是在一中学荒废许久的礼堂。门窗千疮百孔,水泥地面粗糙不平,屋顶是简陋的石棉瓦。每天傅汉洵除了要操心队员训练,还要照顾队员的生活。因条件较为艰苦,而队员的训练量又比较大,故导致了队员的各种装备常常紧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傅汉洵还学会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小技能。比如:自学为队员补鞋等技能。

1978年,广州市羽毛球队正式成立。傅汉洵担任教练。也是在那年,祖国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一改革开放。随着1981年,中国羽协正式加入世界羽联。从此,国羽队员参加国际比赛也正常化了。看到了这些“转变”的傅汉洵信心干劲十足,一心赴在教学上,先后培养了:吴迪西关渭贞、林燕芬、张洁雯谢杏芳等6位世界冠军。还有杨芳新等一大批出色的队员。如今,年过8旬的傅老早就退休了。但其还十分关心国家羽毛球的发展情况。在这里,我也祝这位功勋教练,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1. 庾耀东

庾耀东1951年出生于广东东莞。从小就对体育较为感兴趣。1961年进入广州体校。1965年进入广东省羽毛球队。1972年加入国家队。值得一提的是,廋耀东是中国第一个男单世界冠军。

那是1978年,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泰国曼谷举行(注:此世锦赛非现今世锦赛。此世界羽联也非现今世界羽联。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我之前写的《爱国商人霍英东的“羽球梦”》里面有详细答案。)在那届比赛中,27岁的庾耀东战胜了韩健夺得了冠军。小知识:当时的颁奖嘉宾,还是D总。

庾耀东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顶尖羽毛球队员。可惜的是,那个年代由于受ZZ影响。故导致了他职业生涯,除了参加过1974年、1978年亚运会比赛外(1971年我国加入联合国后,随即就加入了亚洲奥委会大家庭),只零星参加过小范围的亚洲比赛。没能大范围参加国际比赛也是他一生遗憾。廋耀东是1980年退役的。而中国羽协在1981年正式加入国际羽联。但中国羽协加入国际羽联,也让他看到了大大的希望。退役后的庾耀东没有像其他队友那样出国工作,而是在国内尽心尽力地培养人才。作为上世纪70年代的队员,庾老深深地感受过国家不够强大时,运动员所面临的困境与无奈。于是乎,当退役后庾耀东,成为了广东省羽毛球队的一名教练后,就培养了不少人才。傅海峰陈其遒等广东名将就是其培养的得意弟子。

2012年11月24日,这位勤恳的广东羽球人,不幸因病与世长辞,享年61岁。



2.吴迪西

吴迪西出生于1962年,广州人。吴迪西,也是国羽在改革开放后首批运动员。她在10岁时,才开始接触羽毛球。在12岁时,就入选福州部队羽毛球队,之后便开始与林瑛搭档。至于为什么加入福州部队羽毛球队?那是因为,她初期在广东的表现并不出众。随着,1981年福州部队羽毛球队解散,吴迪西也随即转至福建队。吴迪西也是上世纪80年代,国羽的“黄金一代”成员。同时,她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世界羽坛女双好手之一。她也见证了国羽女队,从国际比赛成绩的一片空白,到成为世界羽坛中的一支顶尖球队的转变。她与林瑛搭档,先后获得了全英公开赛、世锦赛、世界杯女双冠军。还与队友合作获得了2个尤杯冠军。下面简单总结一下她的佳绩:1982、1984年获全英公开赛女双冠军。1982年获亚运会季军。1982年获全国羽毛球赛女双季军。1983年获全运会女双冠军。1983年获全国羽毛球赛女双冠军。1983年世锦赛中,获女双冠军。在1984、1985年的世界杯中,获女双冠军。1982年,与吴迪西搭档,获亚运会女双季军。此外,她还拥有1984、1986年的尤伯杯冠军,以及1982、1986年亚运会女团冠军。1986年,吴迪西因伤宣布退役。吴迪西退役后,先是嫁去了印尼,之后于1994年赴马来西亚执教。2000年,吴迪西归国,并设立自己的羽毛球培训班及创立体育文化公司。



3.关渭贞

关渭贞,出生于1964年,广东人。7岁时,开始接触羽毛球。到10岁时,开始正式的羽毛球训练。她在14岁时,进入广州市羽毛球队。在19岁时,进入国家队。关渭贞也是上世纪80年代,国羽的“黄金一代”成员。她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世界羽坛,最出色的女双运动员之一。她经历了国羽女队战绩辉煌的巅峰期,也无奈地接受了国羽女队暂时陷入了低谷期的现实。她先后与吴健秋、林瑛、农群华搭档,斩获了全英公开赛、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女双冠军。还与队友一起,获得了4个尤杯冠军,2个亚运会团体冠军。下面简单总结一下她的佳绩:在1982、1985年全英公开赛中,先后获女双季军和亚军。在1987、1989、1991年世锦赛中,与林瑛、农群华先后搭档获女双冠军。在1988、1989年羽毛球世界杯中,与林瑛搭档获女双冠军。在1986年、1990年亚运会中,与林瑛、农群华先后搭档获女双冠军。此外,她还拥有1986、1988年、1990、1992年的尤伯杯冠军,以及1986、1990年亚运会女团冠军。在她职业生涯中最遗憾的事,就是莫过于,1992年奥运会女双决赛的6次误判了。此行为,也导致了她无奈地输掉了比赛,最后屈居亚军。这也使,国羽的奥运会首金,整整迟到了4年。此役后,关渭贞便带着遗憾退役了。随着关渭贞、农群华等顶尖国羽女双的退役,国羽女双就陷入了好几年的低谷期。在那段低谷期中,女双的姑娘们频频被重新崛起的韩国女双所击败。除此以外,国羽女队还先后2次丢掉了尤杯冠军(94、96年先后2次丢掉了尤杯冠军),全英公开赛、世锦赛的冠军榜上也有几年未见国羽女双的影子。一直到葛菲顾俊的出现才有所改善。2002年,当关渭贞已经作为广州市体育局的官员,参与协助2002年汤尤杯举办工作时,世界羽联专门派了一名官员找到了关渭贞本人,就她与队友农群华,在“1992年奥运会女双决赛中多次遭遇误判”一事,向国羽及关渭贞农群华本人道歉。那名代表世界羽联的官员也称,在当年的决赛中,裁判的多次误判是有恶意为之(有兴趣的话,可以结合1989年的国内外的ZZ局势去了解)。而事后该名裁判也被世界羽联组织,终身禁止执裁。但该官员,以奖牌已发出为由,拒绝改变结果。虽然,国羽和运动员都最终等来了道歉,但是该事件已经过了10年了,运动员的“伤”,谁来弥补?关渭贞退役后,先到暨南大学学习,后进入广州体育系统工作,也曾任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她在就任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期间,为推广羽毛球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还曾想把广州,作为“羽毛球之城”来推广。据说,在广州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口,跟其他世界各城市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口相比,是首屈一指的。在她任职期间,也先后提出并参与申办了,羽毛球世青赛、汤尤杯、苏杯、亚运会、世锦赛、总决赛等比赛,还有各种大小的羽毛球公开赛。在关渭贞心中,有一个心愿便是,希望广州可以固定作为世界羽联一项高级别的比赛的所在地(就像全英公开赛那样)。如今,关渭贞也退休了。但退休后的关渭贞,仍然十分关心国羽的发展,也多次为其献计献策。



4.杨维

杨维,出生于1979年,湖北人。1991年杨维加入广州羽毛球队。1996年,杨维与高崚搭档夺得了世青赛女双冠军后,在翌年便加入了国家队。加入了国家队后,先是与黄楠雁搭档,赢得了荷兰、新加坡、韩国公开赛冠军。然而,对于杨维来说,真正让她“出名”的比赛是,在2000年日本公开赛女双决赛中,奇迹般地击败了葛菲顾俊(葛菲顾俊组合,在整个悉尼周期,只输了两场内战。日本公开赛便是其中一场,另一场是某年的年终总决赛小组赛。除此以外,外战未输一场)。也是此一役,打响了杨维在羽坛江湖中的地位。让葛菲顾俊,也不得不开始,调整训练比赛计划,通过加强沟通来提防对手。在悉尼奥运会上,首次参赛的杨维,便与黄楠雁获得了亚军。由于在悉尼奥运会后,黄楠雁逐渐淡出了国家队,杨维便和张洁雯搭档。杨维张洁雯,均是广东省队员,俩人从市队到省队,都是师从相同的教练员。杨维张洁雯搭档后,成为了自葛顾后,国羽最强的女双组合之一。下列简单地列举下杨维的主要成绩:2000年奥运会亚军,2004年奥运会冠军。2005年、2007年世锦赛冠军。此外,还作为女双主力,先后助国羽夺2000、2002、2004、2006、2008尤杯冠军,以及2005、2007年的苏杯冠军。可惜的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由于她与张洁雯在女双8进4比赛中,憾负日本女双,导致了她们未能卫冕。这也是日本女双,首次闯入了奥运会4强。这也被行内认为是,日本女双复兴崛起的标志。北京奥运会之后,杨维就逐渐淡出了赛场。在2009年全运会结束后,就正式退役了。退役后的杨维,先是与前国羽男双队员程瑞结婚。之后,又任广东羽毛球队领队。值得一提的是,梁伟铿就是程瑞带出来的得意弟子。



5.张洁雯

张洁雯,出生于1981年,广州人。因其母是“羽毛球球痴”,故张洁雯很小便开始接触羽毛球运动了。在张洁雯8岁时,正式开始练习羽毛球。14岁时,张洁雯进入广州队,并于同年入选国家二队。顺便一提,张洁雯也是潘莉的首批队员。在潘莉的指导下,杨维与谢杏芳搭档参加女双比赛,获得了1998年世青赛女双冠军。2000年,张洁雯入选国家一队。然而,对于张洁雯来说,真正让她“出名”的比赛是,在2001年全运会女双决赛中,爆冷地击败了葛菲顾俊(葛菲顾俊俩人,在悉尼奥运会后便退役了。为了参加2001全运会,在开赛前2周才正式复出)。对于这一役,内外界的普遍看法就是,葛顾有意正式交棒给师妹。也是此一役,打响了张洁雯在羽坛江湖中的地位。张洁雯,早期与魏轶力搭档,夺得过2000年全国冠军赛女双冠军。2002年亚运会后,张洁雯正式与杨维搭档。下列简单地列举下张洁雯的主要成绩:2004年奥运会冠军。2005年、2007年世锦赛冠军。此外,她还作为女双主力,先后助国羽夺2002、2004、2006、2008尤杯冠军,以及2005年的苏杯冠军。杨维与张洁雯都是女双大满贯,她们俩也是雅典奥运会周期、北京奥运会周期的主力队员。她们俩与黄穗高崚组合,成为了那个时代国羽最顶尖的两对女双组合。遗憾的是,她们拿了多个大小公开赛冠军,却没有拿过一次全英公开赛冠军。全英公开赛亚军倒是拿过几次。更让人惋惜的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女双8进4的比赛中,杨维张洁雯因憾负日本女双,导致了她们未能卫冕成功。同样,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张洁雯就逐渐淡出了赛场。在2009年全运会结束后,正式宣布退役。退役后的张洁雯,先是嫁给了马来西亚球员钟腾福,成为其妻子。之后,她就进入中山大学进修。毕业后,先是在广州市体育系统任职,后来又成为了一名体育教师。
本帖最后由 我的你的她的 于 2025-2-4 21:07 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赞一个赞一个197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15:13:1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傅汉洵
傅汉洵1941年出生于印尼,广东人。自幼就喜欢羽毛球。17岁那年,一举夺得了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羽毛球比赛男单亚军。在1960年时,傅汉洵离开了印尼,回到了中国。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回来的还有,王文教、瘐耀东、梁秋霞、陈玉娘等一批爱国的华人华侨运动员。当然了,还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等一大批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回到了中国的傅汉洵,选择定居于广东广州。回到广州后,傅汉洵便选择加入广东省羽毛球队。如今,早已年过8旬的傅汉洵还记得,那个时候无论是训练的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十分差。甚至,队员还一度忍饥训练。除此之外,那个时候的队员除了每天完成竞技训练外,还要承担一定的户外劳动任务。有时,还要定期去偏远的地区,为当地的村民表演羽毛球。另外,由于条件有限,就连专业的羽毛球教练也奇缺。在这里升绍下,当年广东羽毛球队几乎所有的教练员、运动员都是东南亚归来的华人华侨。尽管教练员队员们所面临的条件十分艰苦,却没有丝毫影响到大家对训练的热情。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有着颗为国争光的“心”。傅汉洵也不例外。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受zz影响,傅汉洵在役时没能够有机会代表中国参赛。这也是傅老一生的遗憾。其实也不仅仅是傅老,也是那个年代绝大部分中国运动员的遗憾。最终,傅老带着这个遗憾于1970年退役。
退役后的傅汉洵,先是成为广州体校的一名教练,后来又成为广州队的一名教练。傅汉洵还记得,刚当广州体校教练时,工作的地点是在一中学荒废许久的礼堂。门窗千疮百孔,水泥地面粗糙不平,屋顶是简陋的石棉瓦。每天傅汉洵除了要操心队员训练,还要照顾队员的生活。因条件较为艰苦,而队员的训练量又比较大,故导致了队员的各种装备常常紧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傅汉洵还学会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小技能。比如:自学为队员补鞋技能。
1978年,广州市羽毛球队正式成立。傅汉洵担任教练。也是在那年,祖国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一改革开放。逐着1981年,中国羽协正式加入世界羽联。从此,国羽队员参加国际比赛也正常化了。看到了这些“转变”的傅汉洵信心干劲十足,一心赴在教学上,先后培养了:吴迪西、关渭贞、林燕芬、张洁雯、谢杏芳等6位世界冠军。还有杨芳新等一大批出色的队员。如今,年过8旬的傅老早就退休了。但其还十分关心国家羽毛球的发展情况。在这里,我也祝这位功勋教练,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本帖最后由 我的你的她的 于 2024-12-30 12:55 编辑
回复 支持 2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12-30 12:19:47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广东还有很多优秀的羽球人啊
回复 支持 1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12-30 12:34:42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27岁的庾耀东战胜了韩健夺得了冠军。而当时的颁奖嘉宾,是dz。
dz是谁
回复 支持 7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2:39:34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西窗雨 发表于 2024-12-30 12:34
27岁的庾耀东战胜了韩健夺得了冠军。而当时的颁奖嘉宾,是dz。
dz是谁

总设计师
回复 支持 8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2-30 12:50:5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世界杯女双冠军  姚芬/林燕芬
回复 支持 8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2-30 12:51:5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梁伟铿打错了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2-30 12:55:0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2-30 13:00:34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广东出重炮手多
回复 支持 1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2-30 14:28:04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我哋底蕴还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9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2-30 14:29:2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张洁雯现在在中山大学做副教授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2-30 15:52:31 | 只看该作者
iuv 发表于 2024-12-30 14:29
张洁雯现在在中山大学做副教授

他不是嫁给了马来西亚人嘛,钟腾福,两地分聚居?还是钟也在国内工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2-30 17:05:4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广东羽球氛围一直挺好
回复 支持 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2-30 17:14:4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2-30 18:11:5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西窗雨 发表于 2024-12-30 12:34
27岁的庾耀东战胜了韩健夺得了冠军。而当时的颁奖嘉宾,是dz。
dz是谁

我也想问呢,我微信名字就叫dz,我还以为卡bug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2-30 18:27:45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羽毛球球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2-30 19:29:42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你的她的 发表于 2024-12-29 15:13
傅汉洵
傅汉洵1941年出生于印尼,广东人。自幼就喜欢羽毛球。17岁那年,一举夺得了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羽毛球比赛男单亚军。在1960年时,傅汉洵离开了印尼,回到了中国。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期回来的还有,王文教、瘐耀东、梁秋霞、陈玉娘等一批爱国的华人华侨运动员。当然了,还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等一大批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回到了中国的傅汉洵,选择定居于广东广州。回到广州后,傅汉洵便选择加入广东省羽毛球队。如今,早已年过8旬的傅汉洵还记得,那个时候无论是训练的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十分差。甚至,队员还一度忍饥训练。除此之外,那个时候的队员除了每天完成竞技训练外,还要承担一定的户外劳动任务。有时,还要定期去偏远的地区,为当地的村民表演羽毛球。另外,由于条件有限,就连专业的羽毛球教练也奇缺。在这里升绍下,当年广东羽毛球队几乎所有的教练员、运动员都是东南亚归来的华人华侨。尽管教练员队员们所面临的条件十分艰苦,却没有丝毫影响到大家对训练的热情。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有着颗为国争光的“心”。傅汉洵也不例外。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受zz影响,傅汉洵在役时没能够有机会代表中国参赛。这也是傅老一生的遗憾。其实也不仅仅是傅老,也是那个年代绝大部分中国运动员的遗憾。最终,傅老带着这个遗憾于1970年退役。
退役后的傅汉洵,先是成为广州体校的一名教练,后来又成为广州队的一名教练。傅汉洵还记得,刚当广州体校教练时,工作的地点是在一中学荒废许久的礼堂。门窗千疮百孔,水泥地面粗糙不平,屋顶是简陋的石棉瓦。每天傅汉洵除了要操心队员训练,还要照顾队员的生活。因条件较为艰苦,而队员的训练量又比较大,故导致了队员的各种装备常常紧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傅汉洵还学会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小技能。比如:自学为队员补鞋技能。
1978年,广州市羽毛球队正式成立。傅汉洵担任教练。也是在那年,祖国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一改革开放。逐着1981年,中国羽协正式加入世界羽联。从此,国羽队员参加国际比赛也正常化了。看到了这些“转变”的傅汉洵信心干劲十足,一心赴在教学上,先后培养了:吴迪西、关渭贞、林燕芬、张洁雯、谢杏芳等6位世界冠军。还有杨芳新等一大批出色的队员。如今,年过8旬的傅老早就退休了。但其还十分关心国家羽毛球的发展情况。在这里,我也祝这位功勋教练,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本帖最后由 我的你的她的 于 2024-12-30 12:55 编辑

跟傅海峰有没有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2-30 22:11:5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DONALDTS 发表于 2024-12-30 16:52
他不是嫁给了马来西亚人嘛,钟腾福,两地分聚居?还是钟也在国内工作。

应该是都在广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22:49:05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落 发表于 2024-12-30 14:28
我哋底蕴还是不错的


全国玩羽毛球人口最多的省份,没有之一
本帖最后由 我的你的她的 于 2024-12-31 12:42 编辑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2-30 23:37:5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谢杏芳不写了吗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5-3 11:02 , Processed in 0.04905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