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5万人买了BD,然后主办方就在一个小livehouse里放一千张票,看不起谁呢!究竟都是哪些人抢了沪刺的票去看啊?能不能来一次广州啊?”人生中第一次产生想去外地看一次演唱会的想法,就在这样的怨恨中在12月15日当天消散了。不过最近同时成为GO团和刺团推人的我还是有盼头的,谁让天才策划搞了这么一个对邦呢。
笔者自己模拟了一遍,即便刺团自己ban掉了《雑踏》和《空之箱》,GO就剩下《影色舞》的冰够纯了,这样小羊还不被重力全开的理名吊着烤?LD1000z,欧击恐怕也是被吊着烤了,这回在我看来是有失水准了啊。
参数:4UG6,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7.66g,平衡点308mm,中杆长208mm,硬度中高,破风框,76孔线床,全线槽,质保28磅,穿线24-26lbs 欧击boom。
呼吸系列有用心做漆,而LD系列一切从简,这一点笔者在LD100ZZ一期中也有提及。尽管如此,LD系列1000z的外观表现也还是要比同系列其它球拍来得更让人印象深刻,主要多亏了型号纹理的选色和再设计上。品牌名称和型号非对称分布在拍框两侧,用三角切割的形式让图形像素化,有别样的视觉效果。虽然都是“小黑拍”框架内的产品,1000z是比较符合笔者审美的。
LD版一上手的感觉确实很有原1000z的味道,不只是以超高挥速为特征的空挥手感做到了一致,毕竟是同一个框型,而且连重量分配也做得很像,相比之下笔者之前打过的仿1000z产品更多则是往1000tour靠拢。从热身磨合的环节上看,LD1000Z的硬度比1000z似乎高一点,打起来会有发木的迹象。尽管小拍框和材料弹性都支持打出较高的上手球出球速度,但是就击球反馈而言LD1000Z会逊色一点。题外说一句,下压感有所强化的1000tour其实某种程度上对于经常需要搭混双的笔者来说反而是更深得人心的选项。
无论是800p还是1000z,绿厂的出品偶尔会给我一种弹性过剩的感觉,重发力的节奏没掌握好时会出现还没有发上力球头便弹出去的情况,导致出球质量有所打折。而LD1000z则更像是弹性被雪藏了起来,集中发力后拍面弹性的表现力超过了中杆的形变弹性,有种脑子很黄却不能石更的违和感。虽然也能打出小拍框的感觉,但在需要全力输出的时候会有种脱节的温吞感。当然,就拍面特性而言,二者做得都比较像,属于小拍框中持球感略强的一档,这为它在网口的博弈手感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然而真的轮到它本该擅长的平抽快挡时,这种脱节感会给我带来人拍交互度低的困扰。能感觉到球拍很轻快很灵活,但在回球时出球的或速度或角度无法吻合自己的想法,不排除是小拍框带来的低容错导致我经常在正反拍切换时没击中甜区或是拍面没有对正,不过在其它球拍在这个环节上有更适配自己的节奏的背景下,当前LD1000Z肯定也存在着那么一个因素让笔者无法跟上球拍的灵活度。总觉得无法从给对方带来压迫的这个点出发去创造有利于自己连贯的节奏。
这也不只是在对比中因为形成了反差感而导致的不适,而是中杆缩短后“过犹不及”的直球赤裸打感导致,其驱动门槛的跳跃性上升以及余震加剧形成了不良反馈,同时这一点并没有为球拍的进攻效能带来显著提升,因此该球拍的使用感受正反馈的环节被阻断了。而且,框型本身的限制导致了产品在耐用性方面表现不好。目前欧击的球拍用了个大数之后,这款球拍跟我的适配度是最低的。
这么看来,Go团的歌虽然跟vocal契合度很高,但是对邦曲目真的完全没有胜算,就连田忌赛马都打不过。不过呢,真正的羊噶能够直面最重孜然的烤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