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同为紫瞳长发的立希和昴我都很喜欢。 前者压力怪,深谙说话之道,行动力爆表,其CV本人CoCo更是强而有力的队长级存在。后者伟大不必多说,浓浓的JK味(尽管是中专)搭配极强的读空气能力,成功挽救多次新川崎。没有她们的团队就像上大号没带纸,伟大不必多言。 可见,在乐队中必须有点活才能做鼓手,才能hold得住全队。跟上期的失望不同,这一回的冷门拍也是有点手段的存在。
参数:4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5.71g,平衡点311mm,中杆长218mm,硬度中高,薄翼小平头,72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 AB线。 这把我在装备库中都没找到的型号长得有点像蓝厂的HX800,黑色底漆加入玫红和深蓝色的贴纸进行装饰。因为两翼的水贴比较长,而且拍头没有更多杂七杂八的涂装,所以这种两分的视觉效果还有点层次感的。拍框做得很薄接近破风的效果,看着相当纤细,不过T头这个品牌标我看着还是有点出戏。
跟上一把球拍一样,这也是具有高挥速和一定头重感的设定,而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把凯利博的拍面和中杆都明显主动很多。小平头的设计让拍面的甜区更有集中的力量感,中杆的坚挺让发力后的击球反馈更加清晰,抬手处理主动球时能顺利将挥拍的末段挥速转化成出球的速度,打出力量感。 球拍本体比较轻,还好三通的位置仍然采用了盒式框的构造,在一般情况下出球指向还是够用的,没有特别明显的发飘。
而这次,小平头的低容错率似乎没有给我带来小球控制端的劣势。甜区上移后,对击球点把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在网口这种需求并不迫切,神奇的地方在于甜区外的线那种表现刚好可以偶尔让我在接杀中卸力挡出一拍近网……或是直接打框打嗞。好坏算是一半一半吧,不是明显欠缺。 倒是在平抽中,凯利博的高挥速和小甜区确实让我有点矛盾,用起来手感灵活,但也对准了球头才行,有时候节奏一上来,平抽上头了之后一下子没打准或者漏球了,也是相当伤士气。
而它的下压效果是让我惊喜的。如果选择点杀,那么轻快的身段能保证它有能力抓取更多的半主动球,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突击机会,并且高弹的拍面和较高的中杆硬度也保证了出球的突然性和初速度。如果选择重杀,那也可以借机会体会到小平头集中甜区的爆发性张力,在中杆不松弛的前提下尽可能从短促的发力中榨取更多的效益,打出具备穿透力的进攻。这一点无论从效果还是从主观的体验上,都是可以做到满足而令人愉悦的。
上一期讲了一款小品牌,巧合的是这次所讲的冷门的来自广州的凯利博出品,属于两期在同一时间段内平行试用,让我的感受非常立体。刚开始被朋友安利的时候,我看着这个橙色的底盖,图案一股浓浓的工农阶级味道,会让我误以为这是一个做低端小黑拍或是超市铝对牌的小品牌。整个试用的过程,我像是被不知名乐队的原创曲目中鼓点的密集轰炸给爽到了,让我不禁想起了立希和昴的各种“哈?”的名场面。 当然我很快就被打脸了,球拍不仅完成度挺高,而且从构造的想法上来说也是有点意思。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5-1-3 10:5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