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004|回复: 1

【农】“球品哥”安东森这个“土鳖”代表着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5-1-21 14:18: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球品哥安东森这个土鳖代表着什么???
               羽坛杂文——爱喝农夫山泉的王重阳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乔纳坦失误这么多呢?
      或者换一个问法,为什么安东森手法这么土鳖,但你感觉他在比赛的时候更舒适呢?    
      但是这个道理乔纳坦不可能不知道吧,或者说,所有人都知道。
      问题是:为什么他们都知道,但他们做不好呢?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认识到这件事——手法模型
      一个人的技术特点是由他的手法模型决定的,而手法模型是在每个人最初启蒙的时候形成的,有些人一辈子只会掌握并使用一种手法模型,可能在中后期会有一些微小的改变,但总体变化不大,这种属于一种手法打到死的人,比如说李道长马大姐......
      有些人在中后期根据实战打法的需求,手法模型有比较明显改变,这就属于能兼容多种模型的人,代表人物就是丹哥啦,看过他早期比赛的同学们都知道,他早期的手腕是比较多的,但后期就变成了锁定手腕,小臂推送的模式。
现代男子单打发展趋势
  现在男子单打的打法框架,是以线后控球为相持手段,强调减少不获利回合的跑动范围。这和过去对拉吊的定义完全相反了,过去是通过大范围调动对手,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机会,或迫使对手出现失误和质量下降,从而得到进攻机会。
从球员角度出发
      但是随着球员能力越来越强,很多比赛死活都要打到三局才分胜负,很多球死活都要打到几十拍也不出机会,那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那么累呢?简单说,这些分反正都是混过去的,我不想这么辛苦的混过去,你愿意辛苦是你的事,不管你怎么打,我只打能把这些分数不辛苦的混过去的线后拉吊。
利弊弊弊弊弊弊弊弊弊
       “那我吊近的,搓近的,你不就要跑更多了吗
      你试试看?老司机还说这种话,你被压在底线,过渡一个大对角贴网的,你上得去?等你一冲我又弹你过顶,何其爽哉。
      所以说如果有一方不打近的,另一方主动打近的,就意味着他要付出更多的跑动。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力足够强,是可以选择这种高能耗操作的,因为你的获利水平足以支付一个能耗啊。不然你看奥运会决赛昆拉对安塞龙的线后控球有什么办法?安塞龙比他腿长,能力也不比他差,但安塞龙说,我不跑、我也不要你跑,我们就这样怼来怼去,我要的是我们都没有漏洞,这样到最后就只能用力量分胜负,那东南亚人然后不可能在身体上和北欧人有哪怕一点点的对话资格啦
手法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更不需要精确控制的打法,应该更容易被掌握啊,为什么这些大哥们反而进入一种卷也卷不赢,躺也躺不平的窘境之中呢?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体系不同,我们一直练的单打,都是拉吊突击模式。所谓拉吊,就是拉后场吊网前,拉后场都是一样的,但传统吊球要贴,要角度大,要刁钻,这种技术习惯形成的老式手法的——手法模型

学球上的必经之路
      三空啊,旋臂啊,翻腕啊,等等等等,这里不细说了,不然三天三夜讲不完,总之你就记住,这些手法就是最适合打这些距离的球的,所以你应该明白一件事,很多时候你被人说手法好,是因为你的敌人把球打到了那些能体现你手法好的位置上,如果不是那些位置呢?那就差很多了,当下的职业球员们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各有利弊
      在网前方面,传统拉吊体系下的技术是搓,勾,回环动作的推挑,以及相关的假动作等等,这些手法的特点是出球基本上都是有弧线的,也就是所谓的弯软慢,弯的肯定软,软的肯定慢,但这种手法体系是从七八十年代延续至今,那个时候的器材决定了球速不可能特别快,所以到位和多变成为衡量技术的首要指标。
      但今时不同往日,在这个球速为王的时代,手法上的变化越来越不致命了,一致性几乎是一种伪概念,人人放网到中场,你再有一致性又有什么卵用呢?所以现在 的手法模型是以推球为核心技术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优先服务发力球技术,优先服务中长距离出球技术,优先服务直线球技术,也就是反弯软慢理念的体现。
      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两种手法模型的重要区别:传统老式手法突出手腕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确性,优点是出球隐蔽,一致性高,可以非常靠近球才击球,突变性强,缺点是威力不足,因为有弧线出球较多,所以球速相对较慢。
      现代手法强调锁定手腕,用小臂主导发力,优点是球速快,出球简洁明快,整体节奏干净利落,缺点是相对刻板,很容易被对方看出来,变化也不多。

乔纳坦的困境
file:///C:/Users/10972/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080/wps5.png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乔纳坦显然是传统手法模型的代表人物,所以他要同时解决两件事,一是现代手法建立的打法对老式打法的针对性克制,简单说老式打法只考虑相互对抗,打的都是一个师傅破不了招的比赛,但现代打法是专门为了克制老式而生的,他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先天优势。二是乔纳坦也需要转变自己的手法形态,变多少他都要变,想不想变他也都要变,他必须适应现在这种实战需求,因为乔纳坦既有对抗难度,还有手法体系相斥的难度。

安东森代表了什么
      安东森这个土鳖就没有这些问题,你们这些技术好的人,现在要调整自己来适应我,我是不用适应你们的,我反正是个土鳖,是个大老粗,你们天天练搓球,我就是练到死也搓不过你们的,我不仅搓不过乔纳坦,我连你们那些省队的人都搓不过,那我就没有办法打球了吗?NONONO!赵导说过,想不出办法的人是没有资格打羽毛球的,职业赛场遵循的是丛林法则,欧洲人不仅想出了办法,而且非常有效,安塞龙已经证明了这种办法有效快十年了,而看起来还没有任何人提出哪怕一点点的反制概念。
file:///C:/Users/10972/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080/wps6.png
     因为羽毛球发展了这么多年,始终遵循技术决定战术的规律,就是我会这些技术,我根据这些技术构建战术和打法,然后这个打法就被定义为圣经了,然后所有人就继续练这些技术,然后所有人打法都一样。可见打法的源头是手法模型,只要手法模型不改变,这个整体就不会改变,但改变这个需要从教学基础阶段入手,因为启蒙阶段建立的手法习惯几乎是伴随终身的,有转型能力并兼容多种模型的人非常非常少,现在谈改变的人都只有国家队层面而已,现在只有国家队才有职业赛,职业赛才会面对安塞龙,才会面对安东森,而且准确的说是只有国家一队那小撮人会面对这些,所以这也决定了,这个整体是不会改变的。
file:///C:/Users/10972/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080/wps7.png

兼听则明
公众号羽坛指路仙人
二次创作侵权联系,欢迎林李批评指正



本帖最后由 农夫中神通 于 2025-1-22 23:25 编辑

image.png (121.83 KB, 下载次数: 5)

image.p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2
2
发表于 2025-1-23 11:33:2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讲的挺不错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5-17 11:49 , Processed in 0.04183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