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魅影般绚丽而神秘的外观、新科技和工艺的加持,一切都让这支神速影刃自爆料起就不断勾起大家的好奇心和期待。蛇年已至,影刃也终于迎来发售之日。第一时间入手后,经过几次体验,本文笔者就根据个人的一些感受和看法,先来简单聊聊这支球拍。
影刃采用紫色和黑色搭配,颇具神秘感的暗色调,再加上紫、粉、白和一些镭射水标的修饰,犹如暗夜魅影,梦幻袭来!
影刃的名称取自法语,有“幻影、幽灵”之意,这与其速度型球拍崇尚“快”和“灵”的特点以及幽暗中如梦一般的涂装风格极为契合。
影刃采用6.8mm百洛碳纤维中杆,拍框和中杆均引入了PBO高弹性纤维,此外两个最大的亮点分别是纳米气凝胶的引入以及薄至5mm的顶框。
影刃的拍框采用的是神速系列经典的剑樋结构,超薄的设计有效降低了挥拍时的风阻,而纳米气凝胶作为内发泡材料的引入,减少了相同体积下发泡材料的重量,而“节省”出的重量让碳纤维的用量得以增加。
影刃空拍(无底胶)平衡点约323mm,上线上手胶之后平衡点307mm,在速度型球拍中属于比较高的,基本和TK-龙牙相当,可见其是兼顾了挥重和一定的进攻属性的。
不过挥动起来就又是另一番感受,有着和龙牙相近的平衡点,却丝毫没有那种厚重感,影刃极快的挥速让每一次上手大发力挥拍都有很强的破风感。
影刃的拍框、中杆和手柄长度分别为252、216、206mm,在大拍框让神速影刃具备高容错率的同时,硬度适中的长中杆设计使其容易打出形变,因此整体的上手门槛不高,相较于近年比较热门的极音速,影刃要更容易驾驭,对使用者发力的要求要低一点。
不过由于影刃拍框的抗扭较强,而且挥速快,在初上手没有适应击球点的时候控球比较困难,因为影刃整体的击球感仍然属于硬弹的范畴,出球比较“冲”,拍框对球的包裹感不明显,因此在击球点不稳定的时候,出球落点也容易出现偏差。不过在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渐习惯了与其挥速匹配的击球点之后,正中甜区时,影刃的那种藏于硬弹背后的扎实稳定逐渐显露出来,此时才能感受到其在控球方面的稳定,从后场的高、杀、劈,到中前场抽压,发力的感觉非常舒畅,出球有力度,丝毫不飘,准确度也非常好。
影刃在后场进攻方面比较吃发力,虽然看平衡点容易把其误认为是一支进攻型球拍,但实际体验中头重感并不强,不是那种天生就有很强随挥感来带动发力类型的球拍,要打出球速和威力,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爆发力和主动发力的能力,通过挥速去转化为进攻威胁。
影刃的中杆回弹速度出色,而且在击球后回弹的过程中基本不会给手腕带来多余的振动和负荷,故在连续进攻方面非常流畅。中前场的抽挡则更是强项,很快的挥速使之在快节奏双打对抗中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小发力下出球干脆,弹而不拖沓。所以综合影刃全方面的表现来看,除了毋庸置疑的“快”,更是展现了一种全面的“稳”,控球落点稳定、进攻连贯的质量稳定,都保证了其具备了较高的下限。
总的来说,影刃是一支上手难度不高,表现全面、在连贯方面表现尤为出色的速度型球拍,主要还是适合主打中前场、擅长短兵相接快节奏对抗或不追求一锤定音但是后场连贯快的双打球友、以及以拉吊突击为主的单打球友。
以上主要是介绍一下笔者基于个人初步体验对影刃这支球拍的印象,后续还会就不同的实战情况、以及各水平和打法的球友的评价来做一个更全面的评测。
本帖最后由 毅力超越体力 于 2025-2-14 12:3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