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如果可以,欢迎来到B站长按点赞三连支持我一下!谢谢大家!
气凝胶加持下,它做了5mm顶部超薄的拍框,这样的突破,又有什么新的加持呢
大家好,欢迎来到装备体验,我是光影,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胜利最爆火的速度球拍,一定是非极音速莫属,甚至价格一升再升,但是搅局者这很快就来了,神速影刃,全新的气凝胶加入,更薄更灵活,这来势汹汹
按照惯例,先看颜值,依旧是非常低调的紫色作为主色调,在贴纸搭配的选择上,选用了略微亮一些的紫色,在灯光的照耀下层次是非常分明的,但是在没有很强烈的光线条件下,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靠近t头部分的线条会更加丰富一些,中杆部分这个影刃的字体就很有意思,这排列就非常的跳脱,向下就是跟拍框一样的贴纸搭配元素,整体看下来,搭配上还是感觉有一点梦幻迷离的那种感觉,十分为满分的话,大家认为这个颜值有多少分呢
我手里这只是4ug5的规格,空拍重量只有75g,真的是很轻,这都相当于是一个5u的重量,平衡点328mm,上线上手胶后重86.2g,平衡点312mm,而且这支拍子因为气凝胶材质的加入,拍头部分的厚度降低到了离谱的5mm,就是你看极音速的拍头已经很薄了,但是影刃还是能一眼看出来更薄
不过影刃的调教并没有极音速那么极端,首先是拍框比极音速大了一圈,容错率明显比极音速高了,另外中杆硬度大概低了极音速两个档位,驱动的难度、力量要求大幅度降低,但是挥速上却几乎相差无几,也是拥有一定的头重,两只拍子我是混着用的,从极音速完全可以无缝衔接到影刃,根本不用适应速度上的变化
首先单打方面我个人认为是影刃跟极音速区别最大的地方,影刃在保证了超快速度的同时,增大了拍框,中杆硬度降低,而且挥重会比极音速大一些,这就使得单打中更多拉开控制的方面容错率更高,借力感更强,力量要求变的更低,比起极音速在单打上的上手门槛低了不是一点半点,影刃在后场拉开上更轻松,主动发力的要求会降低,而且在劈吊滑板等切球动作上的容错,对比极音速都有很明显的优势,细腻技术上的信心会更足一些,而且如果说极音速在控制上的手感是刚性纯硬弹,球接触线床时间就是一瞬间的话,影刃则是脆弹,球会在接触时间上多那么一丢丢,包裹感会更好一点点,推挑的手感非常的清晰,影刃在单打的控球稳定性上,展现出来的还是很惊喜的,不过归根结底它还是一只速度拍,整个容错率控制以及对技术稳定性的要求,还是比均衡控制拍要高不少的,难度也是要高不少的
反手的被动摆脱也给了我一些惊喜,超快的挥速,加上超级脆弹的弹性,在反手高远的摆脱上,多次打出了清脆的聚力爆发,球也是比想象中会更到位一些,而且一些被压头顶区来不及完全转身完全发力的球,也是打出了一些惊喜的摆脱,轻盈快挥速好驱动是立了大功的
而双打方面,到了需要速度对抗的时候,影刃又展现出来了非常强势的速度,平抽挡的速度上,与极音速同时混合使用的情况下,是感觉不太出来速度上的差异的,但是由于影刃更轻,换回到极音速后反而感觉有些沉重了,而且由于影刃更好的弹性,对抗能力要求上也是更低的,网前的速度也是非常快,整个抢推压,由于轻盈挥速快,手上可以利用更小的动作去发力,更加隐蔽,封网抢扑也是非常跟手的
而到了下手位的防守,超快的速度依旧是作为一把速度拍的舒适区,没有什么拖沓感,面对快速的连贯逼压,也不会是因为下手位被动拖沓,而导致连贯摆脱打不起来,速度拍的优势影刃还是保留的非常完好的
最后来讲这把拍子的进攻,影刃在进攻方面,连贯驱动难度是更低的,但是整体进攻是没有极音速那么强势的,影刃不容易像极音速那样杀出超级尖的球,出了非常好机会的时候,也会难以杀出极音速那么重的球,就是如果要说这把拍子没有那么突出的地方,可能就是这个进攻了,但是就以我个人能力来讲,影刃这种驱动难度更低的进攻,可能更适合我,因为他可以在进攻上打的更容易更稳定,而极音速我个人是没法保证每一拍都会杀出非常高质量的
然后还是要吐槽一下漆水的,比较容易掉漆,在没有任何磕碰的情况下,仅仅只是球头打框,就出现了这种细小掉漆的情况,不过这也算是速度拍破风框的通病了吧,也算是速度拍比较常见的情况了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吧,影刃的整个调教,,就我个人能力的情况下来讲,我认为它做到了在降点难度的同时,同时兼顾了控制手感清晰度、挥速、以及拥有连贯进攻,拥有防守的全面化,虽然没有极音速那么极致,但是它确确实实更加友好更加全面了,大幅度降低了因为驱动能力问题,而导致处在被动中难以摆脱情况的发生,单双兼顾,混双男双通吃,它确实做到了更加全面化
那么好了这就是本期装备体验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喜欢这个视频,欢迎长按点赞三连支持我一下,如果想要观看其他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频道,我是光影,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