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还记得“国产生可乐”的胜利VS-KT63吗?这个小黄鸭联名的薰风线除了线径和颜色不一样以外,其他的性能完全可以参照那一篇的描述来写。
不过相比那个时候,笔者已经佛系了很多,变得更包容了。这时候,我往往对器材能给出较高的分数。这不是性能有所优胜,而是我的接受能力变得更高。毕竟,不从各种器材里找出点歪门邪道的东西说说的话,我怎么水更新呢?
首先,再次重申,这款线的受众并非认真打球渴望对抗的那一群球友(中的大部分)。
先提供一个信息,薰风去年的发布会表示了自己在日本开了一条新的拍线生产线,并且开始投入运营,而同一时间薰风发布了很多潮牌领域的产品,也将自己的运动产品拓展到了匹克球等领域。同时,还做了一系列联名B.duck的偏网红风格的羽球用品出来。
时间上挺巧合,那么这款0.67mm的线会是新生产线的试作品吗?很遗憾,这款线并没有什么特色,要用日本生产线来制作的话属于杀鸡用牛刀。考虑到这款K66就是奔着联名营销去的,在国内搞个代工的贴自己牌,不划算多了?
不过对于颜值收藏家来说,这都不是事。
如果知晓这一点还想看下去的话,那我就好好说道它的价值所在了。
一来,这款线确实很适合新手,虽然弹性不如雷达图标示的高,但极大地降低了发力门槛,让使用者觉得“发力能打到后场诶”无疑是一种正向刺激,并且它还过滤了大部分的振动感。二来,颜值高,黄白相间的喷色看起来可可爱爱的,如果搭配了黄色的球拍那氛围感拉满,巧了,B.duck系列不正是这样的产品吗。所以与其说它是一款独立的产品,不如说是B.duck系列产品的配件耗材,产品有着极其明确的定位。捆绑销售而非单独购买,才是这款线的精髓。
但是说实话,我也到了喜欢打这种绵不拉几的线的年纪了,甚至还觉得用来打进攻也很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