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家父总喜欢念旧,唠叨着,唠叨着,以前的光景怎么好,仿佛世界当下的发展在他的眼里早已在某个瞬间停滞了下来。拜这所赐,我们为数不多的接触场合,也总会产生些许言语上的摩擦。队友自然也不怎么能受得了他,反而在这方面“钦佩”我对家父所在场合的控场能力。 他仿佛自己十二年前赠予我的那一台柯尼卡美能达,一款出生就注定在数码领域被淘汰的产品。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3.11g,平衡点290mm,中杆长218mm,硬度中等,盒式拍框,76孔线床,全线槽,质保24磅,穿线23-25lbs BG65。 这是笔者用的第三款王子,sierra因为是低端的原因所以看不出来品牌的外观把控力,但早期的O3gold以及这把red作为高端都确实能给我“用心做”的感觉。球拍外观风格古典,但漆面亮丽,酒红色的本体带来了意外高级的质感,同时装饰的元素加得比较克制,能凸显出“质感”带来的体验。虽然能说道的地方不多,但球拍观感不赖,尽管比较挑人。 说是“speed”,但聊胜于无的破风处理和全线槽让我不得不将它打到盒式框的类别中,同时以它的头重感来说,只能算在了平衡偏进攻的范畴里。球拍的中杆比较友好,在借力下能简单体验到形变带来的弹性以及由此变得轻松的高远球发力模式。拍框做得比较粗挥速挺慢,但拍面的稳定性不错,在长球中能提供够用指向性,让出球的落点可重复性得到提高。 球拍的定位其实还挺清晰,笔者会将其对标到威力波中高端产品的水平。 Speed的下压感相当明显,如果不是低磅的粗线拖累了进攻的效能,我想这也可以成为一把发力舒适的球拍。整体击球反馈没有明显的负面因素,质感比较重,在发力时更多可以感受到将拍框甩到击球点后将球头砸到对面去的过程。但在主动发力或是短促发力时,拍面和中杆都会让爆发力打一个折扣,导致出球的速度不足以直接贯穿对手防线。 倒是劈吊和网前球的手感非常稳定,对创造进攻机会或是保持主动局面来说比较有利。 相比超级波系列,它缺了一点由于发木而引发的“莽夫”气息,重杀的表现未免让我感到遗憾。平抽挡不是它的强项,拍面的回弹速度不够而且身段不够灵活,前场节奏一快就容易来不及迎球。但在被动状态下,球拍硬度不高且借力方便的设定让我意外地能挣扎一番。 别的地方,似乎已经没什么好说。不过朋友借用的这把球拍还发生了漆裂的情况,恐怕球拍质量本身也有值得担忧的地方。 这把王子的打感同样让我想到了以前的O3gold,后者属实糖水拍一把。品牌并不出名,但既然都是国内代工的,那么用料的渠道趋同也是正常不过的事,何况二者本来就同属于golden系列的产品,用着还蛮舒服。 但说起来,为什么这把球拍会显得如此古典?真的让我想到了记忆中那台只有三百万像素的美能达卡片机,要知道同时期的索尼功能机都做到了200W像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