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一、适合业余球友的标准
业余混双中,容错率很低,一个错误的跑位和低质量出球就很可能GG,这是由于场面上防守远小于进攻,并且被动情况下大家的变线摆脱能力不够造成的。因此,混双中对战术的要求更高,跑位和出球合理性比男双更重要。又由于女球友站位靠前,后场的男拍档需要根据她的位置来进行相应的跑位和调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球友是场上的指挥官,更需要讲究跑位和出球的合理性。
在这个共识的前提下,业余女球友要达到高阶的混双水平,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一般认为,打羽毛球的人群分为业余、半专业、专业这三个水平依次提升的大层次:业余就是成年后开始打球的一大类人,其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天花板比较低,讨论技战术的时候不能简单套用专业运动员的思路来展开;半专业就是从小接受比较正规的羽毛球训练,大概可以保证每天课余2小时的训练量;专业就不多说,从小开始每天8小时以上的训练量。
因此,我们在业余水平来讨论所谓的高阶混双女球友,就不能以比赛直播中的专业选手来要求,也许比较实际的期待就是——能左能右,可上可下。
二、具体展开
能左能右:业余混双中,女球友主要在网前活动,能到达高阶的标准就是可以覆盖整个网前的所有线路,包括对方各个前中后场位置的直线放网、斜线勾对角等等,只要球的落点在网前,就是女球友的势力范围,她能跑到位,也能够以比较高的质量把球回过去。
这一点看混双国际比赛体现得最明显,网前的女选手都是在直线和对角两个位置快速移动,封堵一切落点在网前的回球,让自己的男拍档保持在中后场的站位。
可前可后:对于业余女球友来说,我们不能要求她像职业球员那样具备覆盖全场的快速步伐,但如果被发球偷后场时,她具有打一拍后马上跟进到前场的能力,这就是“可前”;在男拍档不得已冲到网前或者在后场某个底角基本无法回位时,她可以后撤到中后场补位,顶住对方的一拍压制,这就是“可后”。
三、几种典型技术能力
要达到以上的标准,女球友在具备全面的技术、良好的身体条件之外,最好还能掌握如下的技术能力,才算是名副其实。所列出的技术和意识的重要性依次降低,掌握越多意味着水平越高。
3.1 快速的左右移动步伐
包括并步和交叉步。其中并步移动较慢,但能够一直保持一只脚落在地面上,重心比较稳定,也能够保持比较好的手上感觉;交叉步就是跑步,速度相对比较快但重心起伏会大一点,不容易保证手上的出球稳定性。这两种步伐都需要熟练掌握,并根据场上情况来选择——时间充分用并步保证出球质量,时间仓促用交叉步保证能快速到位击球。
3.2 接后场发球的轻杀上网
作为业余高阶,就意味着对手会选择以发后场来承认你的实力,希望一开始就能把你压制到后场取得场上主动。那么,我们就必需有良好的上网意识,千万不要站在后场连续打个两三拍却回不到前场。碰到发后场,我建议以轻杀斜线然后顺势跟进来应对——重杀会丧失重心无法及时上网,轻吊对方容易回出高质量网前增加自己接球难度,只有轻杀可以保证自己重心、也能限制对方回网前球不至于太贴网,并且杀斜线可以最大程度上对方无法继续针对你来出球。
3.3 接杀的蹲挡
高阶女球友,必然要有接一拍斜线杀球的能力。这时如果你能够站住发球线位置,下蹲举拍挡一下对方的杀球,让来球向下过网,就可以打断对方的连续进攻,甚至马上逼迫对方起球让自己转入进攻。
这种我称之为“蹲挡”的技术,在韩国混双女队员蔡囿仃身上应用得是出神入化——基本上她接杀都是下蹲后举拍过头、还能够加力反抽增加出球速度。对业余来说,能力没那么高,只要能软挡让球过网,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防守了。
3.4 接杀兼接吊
这里指的是球在对方后场、可杀可吊的情况下,女球友斜线站位同时还具备防守对方直线吊球的能力。一般来说,己方男拍档这时候站位会比较偏后,防守对方的杀直线和过顶后场球,一旦对方突然来个收吊,大部分男球友都不具备接吊的能力,这和男双不同——两个人站位会比混双时靠前一点,各自兼顾自己的前场。
当然,这就对女球友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了,能做到就是锦上添花。
四、结语
好吧,列了这么多的高标准期待,有志于在混双方面深耕的女球友不妨参考一下,如果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来共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