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你可曾听闻黄金圣剑的故事?当极速流光撞上稳如磐石,薰风2900二代浴火重生,作为原安徽省队专用拍,性能素质无需多言,与河北省队遥相辉映,有点双子星的味道。老拍的复刻向来是压力重重,稍不留神就会带崩口碑,而融合了新科技、新材料、新调教的2900二代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外观方面:高级复古感这几个字狠狠拍在我的脸上,2900二代一改品牌多样贴纸堆砌的风格,玩起了极简主义——通体电镀金涂装,光线一打直接闪成一道佛光,站在球场上直接就是全场最靓的仔。拍框两侧以及中杆采用黑白双色线条勾勒出流线型纹路,远看像给球拍套了层赛博战甲,近看细节更是惊艳,黑色底漆掺杂珠光粉,细腻如绸,logo字体干脆利落,包括拍框两侧的科技标识没有一丝多余的设计,这波堪称土豪金的反向操作,明明浑身散发着我贵我有理的气场,却又因极简线条显得克制内敛,完美拿捏了闷骚式炫富的心理。不过u1s1,2900二代黄金圣剑的外观虽然独具一格,但估计很难满足绝大多数球友的口味,并且电镀漆的颜值受剐蹭影响较大。
参数方面:4ug5规格,72线孔流体破风框,未去底加手胶满配93.6g,平衡点293mm,中杆长220mm,手柄长200mm,拉线27-29lbs kt65,质保磅数35磅。
打感方面:扎实-稳定是2900二代最大的特点,初上手时会有一种亮剑12的错觉,当然后者的挥速更快,2900二代虽然采用了复合破风框形,但破风系数不够,框型边缘没有那么锐利,但头重感适中的设定,使2900二代仍然具有可观的随挥性,不止是快,更是稳如老狗,短手柄长中杆的设计让驱动门槛直降三成,有种把速度拍和控制拍的基因强行杂交,生出了个六边形战士的感觉。
2900二代主打一个“稳准狠”,采用30T倒锥中杆的设计,靠近锥盖部分是当家的六面锥体,增加底部稳定,从中杆底部到t头处则是圆锥分布,粗细变化范围大致为7.36mm-7.22mm-7.02mm(带漆水),然而到了三通处又粗了小半圈,如此独特的设计还是头一回见到。很多球友看到这么粗的中杆可能会被劝退,但真心建议体验一下,与市场上拼命追求细化的中杆不同,薰风似乎一直在为粗中杆代言,完美契合品牌稳定发展的路线。说回2900二代,这根稍粗的中杆偏硬,并不难驱动,弹性反馈略微有些发木,不算非常弹,高远球的表现和亮剑12很像,的确是不太好打出形变,但掌握好发力基础的前提下,重杀表现会很惊艳,整体的力量传导无比流畅,杀球时仿佛用菜刀剁排骨——刀刃刚落,骨头已裂,对比亮剑12,2900二代的杀球少了些“飘忽感”,多了几分“砸地板”的扎实,得益于极强的拍框抗扭和整体刚性,落点很是精准。
至于被动防守?不存在的,2900二代把以柔克刚玩到了极致。抗扭方面35磅的质保磅数足以说明一切,接杀时拍面稳如定海神针,手腕轻轻一顶就能把球弹到对方后场死角。而且2900二代虽然硬,但是吸震性一流,好多次双打接杀重炮,什么酥麻感,什么震手感几乎感觉不到。网前和平抽则是2900二代的统治区,高磅下极快的出球速度,搓球时手指稍微加点旋转,一抹一扭,顺势的假动作很好完成,搓网球的手感贼细腻,搭配创新的甜区放大术,网前容错率很高。中杆的回弹速率较快,目前未去底的状态下,良好的头重感很适合短兵相接的场景,很少陷入平抽被压制的情况,就是一把为“短兵相接”而生的神器——要么你死,要么我活,但胜利的天平永远偏向手稳心细的那一方。
总结:薰风2900二代绝不是狗尾续貂,而是对“全能控制拍”的重新定义。它既保留了复合破风框的极致挥速,又通过中杆调校和平衡点优化实现了精准与稳定的完美平衡。单打可四方拉吊,双打能前封后杀,混双中甚至能靠一手网前魔术师操作carry全场。要说缺点,一个是中杆弹性相较其他大厂高端仍有差距,想要打好需要一定的发力基础,另一个就是电镀金颜值虽然炸裂但漆水较脆。对比同价位其他球拍,2900二代的堆料诚意和实战表现称得上物超所值——毕竟,谁能拒绝一把“闪瞎对手又干翻对手”的神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