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作为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吕布之威名冠绝古今,他在汉末乱世中威震一方,脚踏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的威猛形象,辕门射戟、一己之力战三英的传奇经历,可谓是深入人心,时至今日,早已家喻户晓,甚至中外闻名,更是被视为骁勇善战的象征。当今随着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吕布作为三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IP形象之一,也广泛出现在各领域中,如动漫、游戏等等,推出的相关产品也是种类丰富。2025年5月底,薰风推出了以吕布为主题的国风设计羽毛球拍,将这位三国名将的形象和羽毛球运动联系起来,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竞技体育的理念相融合,打造出这把被冠以“吕布(LVBU)”之名的球拍。 吕布的定位是进攻型球拍,这也与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猛形象颇为契合。那么它在外观、材料以及实战中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能否配得上飞将吕布的这一赫赫威名,在球场上展现横扫千军的进攻之势呢?本文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款球拍。 外观涂装初探 吕布共推出了白黑色、黑红色两款,笔者入手的这支为白黑色。球拍以白色为主色,搭配大量以黑、灰、墨绿及红色融合的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图案,国风设计带来满满的文化气息。 拍框采用对称式涂装设计,同时两面的图案除了部分文字外也是完全对称的。图案采用喷涂及水墨画的形式,以黑、灰、绿三色为主,渲染出战火硝烟弥漫之感,凸显球拍设计主题背后那风云迭起、变幻莫测的历史背景。 而红色部分则为亮面水标,很有金属质感,尤其是大约4点和8点位置的图案,锋芒毕露,两种明暗不同的红色拼接在一起,立体感十足,犹如带血的兵刃,展现着沙场的残酷与肃杀。 10点和11点之间的位置印有“吕布”的汉语拼音字母“LVBU”及特有的标志。 三通处的薰风品牌名称同样采用红色亮面水标,表面亦以两种明暗不同的红色搭配,在光照下闪动着,红宝石一般暗藏玄机。 吕布的中杆涂装采用图案环绕的形式,在白色底色之上,以黑色和墨绿色为主的图案就像一幅画卷,由上而下徐徐展开,叙写着吕布的传奇戎马生涯。 仔细观察之下,画卷中央勾勒出吕布手持方天画戟、骑着赤兔马的霸气身影,神话风格的武将形象设计,彰显暴力美学。 暗纹铠甲缠绕着黑色和暗红色的气焰,似黑暗中燃烧的斗气,压迫感十足,就像杀敌无数、力破千军的无双战神,在战场上霸气外露,所向披靡。 中央纵向排列的“吕布”两个汉字即为球拍的型号名称,字体豪迈而大气,展现着一种磅礴气势。 与之映衬的是中杆头尾两端的红色水标。靠近锥盖一侧印着的是和拍框上相同的“LVBU”字样与标志。 吕布的锥盖采用白色,与拍头顶部、三通处形成三点的照应,锥盖正反两面印有相同的图案,两端类似兵器戟的头部,显得无比凌厉,包围着中间的薰风LOGO。 吕布的底盖为黑底银色LOGO的样式,LOGO表面有钻石般的镭射效果。 另外,吕布还搭配了专属拍套,黑白红配色设计保持了球拍相同的色调风格,大幅画面气势十足,搭配品牌LOGO底纹,看起来颇为精致有质感。 拍套和球拍的头卡上都突出了吕布的主题,两个红色汉字采用的是正是和球拍中杆上相同的字体,而武将吕布的国风画面亦是如此,可见是专门为这款产品设计的专属形象。 赤兔红焰燃暗甲,嗜血战戟斩千军!国风绘画元素搭配神话传说般的风格塑造,让吕布这款产品从包装到球拍本身都充分凸显出独具一格的特色与灵魂,让人在看到的第一瞬间就激发起内心的进攻欲望,似觉醒了球场上的战神血脉! 科技参数浅析 吕布的规格设定为4U/G5,根据锥盖上标注的参数,其重量区间为82±2g,平衡点则在302±3mm范围内。 实测下,在去除热缩膜之后,吕布空拍在带底胶状态下重约84.14g,平衡点约为302mm。 空拍去底胶后,重约76.57g,平衡点约为325mm。 上线(蟹羽BG66线,26磅)和手胶(缓震膜+尤尼克斯AC102C手胶)之后,总重约为87.21g,平衡点则约为311mm,属于标准的进攻拍配重。 实测下,吕布的拍身总长约为674mm,其中,拍框长度约254mm,中杆(锥盖顶部至T头两侧最下方线孔处)长度约218mm,手柄(底盖至锥盖顶部)则约为202mm。 吕布采用大拍框设计,76孔穿线模式,大甜区和相对均衡的网压保证了控球的容错率。 吕布的框型选用的是兼顾稳定与挥速的流体盒式框。 拍框底部(靠近T头处)宽度实测约为10.58mm,厚度约为7.64mm。 拍框两侧(3点、9点钟方向)宽度则约为10.46mm,厚度约为6.60mm。 拍框顶部宽度约为10.14mm,厚度约为6.42mm。 拍框外侧采用半线槽设计,线槽位于拍框上半部分,起始于大约3点和9点位置。 拍框以40T高刚性碳素纤维打造,强韧而稳定,能够承受高达35磅的张力,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球友对高磅的需求。 另外,吕布的拍头采用了动态配重科技,又称“虓虎之力系统”,能够在杀球时激发出额外的下压力,加强进攻的威力。 吕布的中杆外径实测下约为7.24mm(测量点位于中杆中点处)。 中杆硬度为8.5±0.2mm,属于适中偏软。高模量碳纤维与弹射力中管科技的加持,使得其在挥动时能够产生强劲的鞭甩效应,充分释放爆发力,就如同吕布的方天画戟一般刚柔并济。 吕布采用二次成型工艺,在拍框和中杆连接的三通处加强了抗扭,使得出球更为精准。 吕布采用了经过特殊形状设计的低风阻锥盖,顶端为鱼嘴形,能够释放中杆更大的摆动空间。 吕布采用木质手柄,底盖内搭载了薰风的“EAN(ELECTRONIC ANTI-FAKE)”防伪技术,通过嵌入防伪芯片,配合手机的NFC功能即可查询球拍真伪。 “方天戟式中管”蓄能迸发,“无双流体盒式框”联合“虓虎之力系统”刚猛出击,克敌制胜!吕布在材料科技配置以及框型、参数的调教上可以说基本遵循了传统进攻拍的设计路线,打造扎实稳定的手感,为发挥进攻性能打下基础。 上手体验详解 吕布是一支头重感比较明显的球拍,这一点从静态的握持上就能够体会到,和进攻拍的经典代表TK-龙牙类似,上手后给人一种厚重沉稳的感觉,挥拍时能够感受到拍头惯性,挥速适中,既没有过于沉重,也不会让人感到虚无缥缈,击球感也是传统进攻拍所具备的那种扎实、偏刚硬,大发力时拍框略带持球感,有利于控球。
吕布的中杆硬度适中,虽然需要一定的主动发力才能打出充分形变,但对于大部分有一定基础、能够做出正确规范技术动作的球友来说,应该都不难驱动。所以总体而言,吕布给人的初印象是一支上手难度不高、较为均衡的进攻型球拍。
![]()
高远球 得益于显著的头重感,吕布能够在挥拍时产生明显的随挥感,拍头的惯性指向性明确,起到一个带动作用,形成清晰的挥拍轨迹,从而自然产生一个高远球的框架。另一方面,吕布的中杆硬度处在一个适中略微偏硬的水平,而且十分韧弹,硬度门槛并不高,充分引拍、挥拍时,在随挥感的帮助之下,能够比较轻松地感受到中杆的鞭甩感。在头重、中杆易驱动两大特性的加持之下,吕布在高远球这样的上手大发力回球时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轻松,即使没有太多去主动发力,也能够感受到势能向动能转化的过程,实现到位的回球。 吕布的中杆弹性表现也是不错的,并不逊色于薰风的河北省队专供球拍,它能够吃得住使用者所施加的爆发力,并在快速稳定的回弹中予以反馈,故对爆发力的传导是比较充分的,因此击球的感觉颇为扎实硬朗,并不会显得绵软,后半程也没有太明显“木”的感觉,整个发力过程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透的。 有了充分鞭甩的保证,然后就要说到拍框,吕布的甜区很大,自然是有着较高的容错率,流体盒式的框型强度比较高,在接触球的第一瞬间感觉比较刚硬,不过整个击球的过程还是会对球有一定的接触时间,故能够带来一定的持球感,所以吕布的击球反馈属于非常扎实的类型,不是那种极致的干脆直接,也丝毫不绵软拖沓,这种打感对于有一定力量基础的球友来说也是比较好适应的。所以总的来说,在初次拿上吕布进行高远球热身的时候,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友好,容易驱动,回球的深度和弧度也比较好把控和调整。
平高球
吕布的拍框在大发力的反馈上属于扎实略带持球感的类型,干脆程度中等,出球的弹射感不是非常清晰,因此在实战中的平高球方面,可以做到质量非常稳定、出球方向和落点把控精准,但在出手速度方面谈不上非常极致。
![]()
杀球
毫无疑问,有显著的随挥感的加持,吕布凭借拍头惯性以及易打出充分形变的中杆,在后场下压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重杀时整体的鞭甩感很强,对发力的传导非常充分,而且拍框有足够的刚性把球压住,大拍面则同时带来扎实打感,总的来说进攻的威力是很可观的,而且对于熟练掌握规范动作的球友来说,都不难打出一拍质量不错的杀球。
而在实战中,吕布在突击和点杀方面也比较得心应手,拍框抗扭强度足够施展落点准确的进攻,且中杆回弹速度快,在连续进攻或者杀球后在中前场的衔接上也是比较流畅的。只是拍头的分量使得使用吕布在出手前的引拍过程中要打出挥速有些难度,击球后握紧拍柄的瞬间也会感受到比较明显的振动反馈以及拍头惯性带来的些许顿挫感,这稍微有些考验使用者的爆发力。
吊球
吕布采用的是大拍面设计,甜区大,保证了击球容错率,尤其在击球频率不是特别高的后场,每一次击球都是能够体会到打在甜区上的扎实感的,对于轻吊、劈吊也是如此,虽然由于轻吊的发力不大,因而击球时拍框的持球感不太能体现出来,但在合适的磅数下,线床和球的接触依然是比较清晰的,出球质量也比较稳定。
劈吊以及两底线的过渡远网球方面,吕布不仅在控球上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让人对落点的把控更有自信,同时恰到好处的刚性也能让出球具备较快的球速,球离开拍面后还是比较干脆的,因此在实战的相持中吕布总能表现得比较稳定,不会轻易露出破绽。
被动球
被动球的发力非常考验使用者自身的力量和技术,吕布的拍头偏重,在发力空间不大的被动情况下需要更为集中的发力来驾驭,所以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好在在中杆和拍框方面,吕布的设计都是有利于发力的,中杆容易打出鞭甩,拍框在大发力时有一定的持球感,二者综合起来,吕布在后场被动击球时亦能带来扎实的反馈,在弹性的保障下,不论是回击后场还是过渡网前,回球的质量都比较稳定。至于弧度和落点是否理想的上限问题,则还是取决于使用者的能力。
抽球
和杀球类似,吕布颇为扎实的击球感,加上拍框和中杆对爆发力充分的转化,在后场进行上手的大发力抽压时,刚猛有力,能够借助拍头的带动把力量“甩”出去,抽出的球有一定的重量。不过在相对被动时,吕布稍显沉重的拍头使得下手挥拍需要克服一定的阻碍,要想将球抽回后场,形成摆脱,对使用者的力量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到了中前场,在抽挡的对抗中,吕布的出球同样能够做到扎实有力,中杆回弹的速度也较快,在连贯中不拖泥带水,同时拍框抗扭也比较强,抽球指向性好,力量集中,变线时也能够做到准确的方向控制。但在对抗的速度方面,毕竟拍头有一定的分量,导致吕布的表现是中规中矩,无法做到极快的连贯,下手回抽时会稍显迟钝,不过这个迟钝主要体现在引拍,而非出球效果,能够通过加强自身的力量来改善。
推挑
吕布在网前小动作发力的过程中谈不上出手非常快,且一定的头重感使得使用者在进行下手回球时需要增加主动发力来克服,但是其在推挑环节反馈的扎实和稳定程度是可圈可点的。
在做重复的推挑训练时,随着连续击球次数的积累,可以感受到小臂手腕会有一定的疲劳感,这一点在对比像薰风修罗那样拍头相对轻一点的球拍时能感受到差异,所以综合来看吕布在出手的迅捷程度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好在出色的抗扭以及偏刚硬的拍框使得其击球反馈仍然是干脆扎实的,并不拖泥带水,而且击球瞬间鲜有不稳定的振动,故出球的方向控制也不错。
搓放、勾等网前球
吕布的拍面甜区很大,能够给使用者足够大的空间来控球,搓球时线床和球头的摩擦可以做到非常充分,勾对角时在拍面的变化中容错率也很高,不容易失误。
另一方面,吕布的拍头重量比较明显,架拍时给手上的反馈清晰,有利于架拍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击球动作的稳定性,从而实现细腻的控球。实战中,在上网时,我们常借助身体的惯性来进行网前的搓球,此时架拍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吕布在这时就能提供恰到好处的清晰反馈,让人在迎球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空间感,因此总的来说,吕布在网前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搓放、勾、做停顿、假动作皆能得心应手。
综合评价
吕布是一款各方面性能均衡、总体表现全面、上手难度不高的传统进攻型球拍。拍头有分量、大拍框反馈扎实、中杆易驱动,三大特点的加持使得吕布在大发力球上能够形成充分的鞭甩效应,出球扎实有威力,故在进攻端的表现优异;同时,它的拍框在稳定的同时略带持球感,抗扭表现良好,这为其带来了控球方面出色的表现,而且对于大部分球友来说都比较容易适应和驾驭。因此吕布在实战中所能够适配的人群和打法范围也比较广泛,尤其在单打中称得上“万金油”,适合喜爱拉吊控制的,也适合崇尚后场进攻的球友。
![]()
而吕布的主要短板在于其速度属性相对来说不那么出众,流体盒式框型挥速适中,胜在稳定,拍头偏重,连贯速度中等,故在双打中主要还是适合偏后场进攻的球友使用。
![]()
自古风云出英雄,汉末三国的动荡乱世给了吕布展现身手的舞台,也成就了一代豪杰名将的传奇历史。对于羽球人来说,风云莫测的球场正是我们施展技术的舞台,而在这里发生的每一次对抗、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都是我们即将要去书写的故事。方天戟落群雄破,赤兔呼啸万夫开!执此“吕布”,敢当球场豪杰,尽显羽球人之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