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041|回复: 0

[评测体验] 速度进攻新宠,薰风吞噬来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5-7-2 15:33: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收到球拍就能看出薰风在包装上下了功夫,在一般的塑料袋外还加了一层缓震的薄膜保护球拍。球拍外观以黑色为底色,两侧点缀上紫色、红色、金色的线条,低调中藏着野心,仿佛是三昧真火势要向上吞噬。红色系的球袋,就像宇宙混沌初开一般,吞噬着一切,非常张扬。不过到手是成品拍,默认了27磅,没有送手胶,这一点比较诧异,哪怕送一个最入门的手胶也可以到手就去球场打球。





吞噬的配置我把它总结为破风小拍框、较软中杆、进攻大于速度,特点为挥速较快、进攻优异(和速度拍相比)、上手难度低、更适合网前选手。球拍底盖的nfc也超级棒,介绍信息非常全面,防伪也在一起了,操作过程也很酷炫。




27磅的K70实在是没啥弹性可言,立马提高了球拍拍面的刚性,即使这是一把定位在中高水平人群的球拍,我也并不觉得这个拍线是合适的。球拍刚上手时能明显的感觉到头重感,也应证了它是进攻拍的定位。本以为小拍框的上手难度会不小,但打起来却基本没有打过框,不像我刚从进攻拍转用速度拍那样不适应,加之中杆非常容易打出形变,驱动起来并不算难。不过之前试打球友的nf800pro(挥速快)和nf1000z(小拍框)都有找不到击球点的情况,按理说nf1000z同款破风小拍框会让挥速成为它的一大优势,但是和我常使用的两支大拍框的平衡拍和速度进攻拍相比,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挥速优势,甚至由于头重感,反而在网前连贯并没有那么快。也有可能是中杆不过对于单打来说完全够用,快节奏的双打可能会略显拖沓。和之前胜利试打会上打的高端拍相比,打感最接近的应该是90km。虽然说吞噬的推荐人群是网前选手,但我觉得和传统的速度拍相比还是略逊一筹,但这也是我认为它的优势所在,降低了上手难度,不会因为极致的挥速而不适应。
在后场的表现才是这支球拍让我惊喜的地方。在高强度对抗中也不会像在中半场平抽快挡那样中杆有卸力感,头重感让打高远非常轻松、杀球也比较有威胁,我习惯打连贯,因此也不常需要能一拍打死对手的重杀,这也使得吞噬非常适合我的特点。不过我让一位后场重炮手球友试打了一会,他也觉得杀球还是很有威胁的,虽然驱动起来没有他的战戟9000容易,中杆不够弹、控制也差一点,不过比他的战戟5000好打,更适合体力好的时候猛猛杀。在他的后场持续输出中也喜提断线,虽然是单线区,但我也很开心,毕竟可以换上自己熟悉的线来打,更加客观的去对比。


换上了自己熟悉的0.67线径的球线,也降到了自己惯用的25/27磅,弹性果然好了不少,也没有那么强的刚性了,打感更柔和了,也更适合女球友了,于是立马借给我的混双搭子,她觉得中杆软、拍头略重、控制不错,因为她一上手就放了好几个滚网球。但是也有缺点,她感觉击球的力传导不如ax77pro,略微有点木,每次击球的时候却少了手上快速反馈的感觉。另一个混双搭子也比较喜欢,毕竟她平时常打ax77、雷霆100还有tty,都是中杆一个比一个硬的,突然打这样比较软的中杆就比较轻松,而且也没有不适应,这也说明吞噬还是强化了不小的进攻属性。
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男双、混双、男单对抗后,我觉得吞噬都有比较不错的表现,但由于打单我更偏拉吊突击的打法,控球上就会稍有偏差,防区扩大后小拍框的劣势也就有所放大。被动表现上,摆脱球质都还行,但是就是经常感觉离甜区还是差那么一点,接杀也中规中矩吧,毕竟比盒式拍框快不少了。男双我更喜欢在前场组织,这也是当初对吞噬感兴趣的原因,不过由于头重,挥速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我并不觉得是最好的选择,同理,对于后场重炮手,也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不过对于前后场偏好没有那么明显的球友来说我觉得是很好的选择,在前后场表现都比较中规中矩,不管在球场上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优势。




总的来说,吞噬是一支更适合双打的球拍,对于网前选手会更加友好;对于快燃尽时的摸鱼局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吞噬更像一个球场多面手,不像nf700那样只追求极致的速度,也不像ax100zz追求极致的进攻,而是在球场上寻找一个平衡点,让更多的球友都能在吞噬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能用不到1/4的价格买到接近高端拍打感,更适合业余爱好者的球拍,性价比非常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11-9 23:18 , Processed in 0.033603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