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发售的ARS-影刃可谓是本年度威克多最具创意点和影响力的产品之一,它的出现首次把纳米气凝胶这一特殊材料带进了羽毛球拍制造领域,同时薄至5mm的拍框以及PBO高性能纤维两大科技也是惊艳一时,缔造了神速系列新的佳话。而在ARS-影刃面世四个多月之后,延续标志性科技,融入全新的巧思,ARS-影刃的衍生型号华丽绽放!它就是ARS-影刃F(AURASPEED FANTOME F/神速影刃F)!
作为威克多又一款以“F”为型号后缀的球拍,ARS-影刃F的设计主旨是打造更适合女性使用的速度型战拍,它面向的主要人群是高水平/专业级女性球友。
ARS-影刃F由威克多品牌代言人、混双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前世界第一 黄雅琼代言,在2025年6月进行的全国羽毛球团体冠军赛上,她也首次将这支球拍带上赛场。同月27日,ARS-影刃F正式全面发售。
尽管运用的科技基本相同,但不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参数的配置,ARS-影刃F都和ARS-影刃有明显区别。那么它的表现究竟如何,在性能方面有何调整与新的侧重呢?下面,本文就来逐步揭开这朵优雅黑玫瑰的神秘面纱。
外观涂装初探
ARS-影刃F以黑色搭配白色作为底色,修饰部分则以玫红色为主,再辅以少量粉色以及金色和紫色元素,深色的神秘,加上浅色的清新浪漫,融合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与视觉效果。而官方为其配色标注的名称是“黑玫瑰”,也很好地体现了球拍的涂装特色和设计思路。
ARS-影刃F的拍框和中杆上大量采用了玫瑰花瓣、爱心等浪漫气息浓厚的图案元素,同时也延续了ARS-影刃上的那种类似利刃、爪痕的图案,彰显了一定的凌厉感,来凸显羽毛球运动所需的速度与力量。一方面是艳丽动人,一方面是锋芒毕露,这种微妙的反差感,给人以带刺玫瑰般的联想。
ARS-影刃F的拍框采用非对称式的涂装设计,黑色和白色相对,差不多各占拍框的一半,而且布局并非传统的左右撞色,而是斜向对应的,设计颇为新颖有创意,别具一格。
在图案设计上,ARS-影刃F也采用的是一种斜向的对应,左右来看,两边图案各是一种风格,以柔对刚;上下来看,也是如此。 在三通两侧,一侧以粉色配合柔和的线条,如飘动的丝带,在风中摇曳,再加上金色曲线的修饰,并点缀以爱心图案,温婉柔和,优雅丝滑,气质非凡。 而另一侧则是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三道玫红色的爪痕凸显出利刃般的凌厉感,神秘莫测。黑白相间类似泼墨的图案,展示了一种动若残影的速度感。 拍框上部的图案亦是同理,左右两部分的强烈对比正是ARS-影刃F涂装设计的耐人寻味之处,左右相对,一刚一柔,正如枝条密被利刺的玫瑰,虽表面娇柔,实则暗藏杀机。 ARS-影刃F的中杆由上部的黑色承接尾端的白色,过渡处采用大量玫瑰花瓣,两种色彩相互叠加,其中有的花瓣轮廓清晰,有的则采用模糊处理,似有远有近,有静有动,有虚有实,漫天飞花随风而舞,让人不由沁入那梦幻般的浪漫之中。 靠近三通处,影刃标志性的爪痕图案赫然呈现。 而影刃的英文字体醒目地印于中央,采用紫色,下方金色轮廓包围着紫宝石般的“F”字样。 T头中央的威克多LOGO水标同样采用了紫宝石质感的镭射表面处理。 总的来说,相较于ARS-影刃,ARS-影刃F在涂装的颜色选择、布局以及图案元素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颜色种类和图案细节都更为丰富。不过ARS-影刃F在原先的位置也保留了一些和ARS-影刃相对应的元素,例如中杆上型号名称的字体、拍框和中杆上的爪痕图案等等,也算是一种传承吧。 科技参数浅析 ARS-影刃F的规格为4U/G5,出厂即为空拍无底胶状态,去除热缩膜之后,重约77.13g,平衡点约为330mm。 上线(威克多VBS-61线,26磅)和手胶(缓震膜+威克多GR233手胶)之后,总重约为87.44g,平衡点则约为316mm。可以看到ARS-影刃F拥有非常高的平衡点,明显高于ARS-影刃,甚至比包括“龙牙家族”所有型号在内的威克多大部分球拍都要更高。 实测下,ARS-影刃F的拍身总长约为675mm,其中,拍框长度约252mm,中杆(锥盖顶部至T头两侧最下方线孔处)长度约215mm,手柄(底盖至锥盖顶部)则约为208mm。 相较于ARS-影刃,ARS-影刃F的拍框、中杆以及手柄长度都保持了一致。 ARS-影刃F延续了ARS-影刃的大拍面设计,同样采用76孔穿线模式。 二者的拍框宽度、形状也均相同。 在框型方面,ARS-影刃F亦传承了ARS-影刃的动力破风框(DYNAMIC-SWORD),拍框截面菱形结构根据位置不同有所区别,增大引导空气的截面积以提升挥速。 拍框左上(约10点和11点之间)、右上(约1点和2点之间)、左下(约7点和8点之间)、右下(约4点和5点之间)对称分布了四处浅凹槽,提升拍框的抗扭。 ARS-影刃F也继承了开创于ARS-影刃身上的薄翼拍框设计,拍框上的至薄处(即顶框12点位置附近)的厚度仅有5.0mm,对挥速的提升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实测之下,ARS-影刃F拍框底部(靠近T头处)宽度实测约为11.43mm,厚度约为8.25mm。 拍框两侧(3点、9点钟方向)宽度则约为10.71mm,厚度约为5.81mm。 拍框顶部宽度约为10.82mm,厚度约为5.18mm。可见顶框的位置确实如参数所标注的那样,是非常纤薄的;而比笔者手中的ARS-影刃要厚了大约0.1至0.2mm的原因,除球拍制造和测量误差外,也有白色漆水一般比深色漆水更厚的因素。 此外,ARS-影刃F的拍框外侧采用线槽结构设计,线槽分布在上方的大半个拍框,比一般的半线槽要长,大约起始于4点和8点位置(由三通向上数第12和13个线孔之间)。 对比ARS-影刃F和ARS-影刃的线槽长度,可以看到二者也是相同的。 ARS-影刃F的拍框和ARS-影刃同样运用了纳米气凝胶(NANO AEROGEL),将其作为一种内发泡材料注入球拍框体,相比传统填充物更轻的它能够释放拍框的配重空间,让碳纤维在拍框上的用量得以增加,不仅能够使球拍更轻量,也使得拍框强度得到提升。 此外,拍框亦搭载强芯填充科技(HARD CORED TECHNOLOGY),提升拍框击球时的稳定性,保证出球的准确度。 ARS-影刃F采用6.6mm中杆,实际测量得中杆外径约为6.93mm(测量点位于中杆中点处)。 相比ARS-影刃的6.8mm中杆,ARS-影刃F的中杆更加纤细,更容易释放弹性;此外,ARS-影刃F在硬度方面也相较于ARS-影刃有所下调,更软弹的中杆有利于使用者更轻松地去发力。 中杆搭载标配的百洛碳素纤维(PYROFIL),保证出色的弹性性能。 另外,ARS-影刃F的中杆与拍框均导入PBO高性能纤维(PBO HIGH PERFORMANCE FIBER),航天级的强韧纤维材料,可大幅提升球拍整体的力量传导性能,使得球拍在保证重量不变的前提下亦兼备强韧度与舒适手感。 ARS-影刃F依然采用悬浮科技手柄,搭配半透明塑料锥盖及蓝色半透明底盖,锥盖内部无力量环结构,能够更充分地释放中杆摆动的自由度,让挥拍更流畅。 ARS-影刃F的建议穿线磅数为最高28磅,比同规格4U的ARS-影刃要低一磅。 上手体验详解 ARS-影刃F拥有非常显著的头重感,上手挥拍时,拍头的惯性明显,随挥感非常强烈,和5U规格的TK-龙牙MUSE有些许相似,这种平衡点很高的球拍现在相对来说不多,因此对于大部分球友来说,在初上手时可能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尤其是在控球方面,较重的拍头增加了精确控制落点的难度,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因为头重的缘故,ARS-影刃F的挥重明显大于ARS-影刃,而且中杆更软、更弹,更容易打出形变,总体头重杆软的特点使得其非常好上手,尤其是上手挥拍不用太多主动发力就能把球打出去,但同时击球后中杆的颤动感比ARS-影刃明显,出球的准确度相比ARS-影刃打了折扣,有时会感觉出球有些过于弹,失去了ARS-影刃原有的那种极致的稳定性。因此尽管是一款后缀为“F”的球拍,但ARS-影刃F初上手给人的感觉反而是加强了后场的进攻,也降低了上手门槛,它让一部分没有足够爆发力去驱动硬弹中杆的球友有机会收获更多、更友好的“影刃”体验。
高远球 拍头重加上中杆偏软,ARS-影刃F在主动高远球方面称得上是非常得心应手的,击打起来的感觉很轻松,不用太大的主动发力就能感受到明显的中杆形变,而充分发力时中杆更是能够产生极强的鞭甩,高远球的深度、弧度皆能轻松到位。 而在被动情况下,ARS-影刃F的拍头比较重,所以引拍发力的前半段偏慢,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快地打出挥速,其次中杆的回弹要略显迟滞,所以整体击球的感觉是力量有余、然干脆程度有所欠缺,在高水平的对抗中,可能导致被动时的摆脱失去最佳回球位置,不够干净利落,出球角度也不是十分理想;不过一般来说,初中级球友在实战对抗中更多考虑的还是把球回到位,主要是深度和弧度,在这方面ARS-影刃F的表现并不会拖后腿,毕竟中杆还是很容易驱动的,依靠鞭甩效应带来的蓄力爆发,想把球回到后场是不难的。
吊球 有了大拍面、大甜区的保证,ARS-影刃F在控球方面的容错率高,一定的持球感使得其在触球过程中给使用者的反馈很明朗,从而让人对出球有较大的调控余地。所以在吊球时,不论是轻吊、收吊,还是劈吊,有了拍面和球头足够的接触,出球也就有了更高质量的弧度和落点。但与此同时,缺点也在于劈吊的出手没有那么干脆。 实战中在过渡网前时,由于击球点相对主动吊球要偏低,ARS-影刃F在初上手时,过于重的拍头会让人有些不适应,难以找到合适的击球点;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使用和充分磨合、逐渐掌握了其手感之后,就能够感受到ARS-影刃F在控球方面是极为舒适、表现出色的,不仅是因为大甜区能够提供高容错率,而且拍框有足够的持球感、给使用者充分的控制调整空间,此外中杆软弹、击球时恰到好处的弯曲也让整个击球过程变得极为流畅。
在此基础上,不论是更多依靠切击打出的软过渡,还是加力过渡远网、甚至大发力抽压,ARS-影刃F都能带来非常得心应手的操控感,给人很舒适的反馈。抽压时的反馈也是非常扎实的,出球很有爆发感,在实战中的威胁性亦不容小觑。
杀球
和上文提到的大发力抽压类似,ARS-影刃F在杀球时也能凭借大拍框的扎实反馈、以及拍框持球感带来的那种蓄力迸发的感觉来打出重量、杀出威胁。但也不仅于此,由于杀球的击球点更主动、更高,在能够充分做出完整引拍、挥拍动作的情况下,可以感受到更为强烈的随挥感,触球瞬间拍框能够结结实实地把球摁下去,下压感显著。同时,ARS-影刃F中杆比较软弹,也非常容易在全力重杀时打出极致的鞭击感,能够让人清晰感受到力量的传递。这也就决定了在全力重杀时,ARS-影刃F首先能够保证有不高的门槛,即使是自身爆发力没有那么高、主动发力技巧没有那么娴熟的球友,也不难打出一拍足够有分量、下压角度足够尖的杀球。
但是对于爆发力非常出色的高水平球友来说,ARS-影刃F的击球感可能就稍显绵软了一些,全力重杀时难以将自身使出的力量全部转化为球速,进攻的威胁也会打折扣。不仅仅是全力重杀如此,在实战中,ARS-影刃F在突击、点杀这样更考验爆发力的进攻球路中,也同样存在发力不够通透的情况,给人的反馈不够硬朗,而且突击和点杀更讲求引拍出手快、落点准,在这两方面,有着更重的拍头以及偏软中杆的ARS-影刃F的表现是不如ARS-影刃的。
所以总的来说,在门槛不高的同时,ARS-影刃F在后场进攻方面的上限也并不是很高。不过毕竟ARS-影刃F并非是侧重于极致重杀的球拍,它的进攻性能应该还是能够让大部分初学和进阶球友发挥自身的技术与能力的。
中前场抽挡 ARS-影刃F的大拍面能够保证在中前场抽挡对抗中的容错率,而且小发力时给人的感觉是拍框的刚性比较强,出球不拖沓;另外,尽管有一定的挥重,ARS-影刃F的破风框型依然保证了其具有完全不输ARS-影刃的快挥速,在上手以及相持时的抽挡中得以迅速应对来球,做到先发制人。 不过偏重的拍头加上偏软的中杆导致ARS-影刃F在连续的抽挡中球拍整体显得有些不跟手,因此在出手的速度上没有ARS-影刃那么快,总体的反馈也谈不上是非常极致的干脆,如果要比绝对的速度和灵活性,这不是ARS-影刃F的长项。
推挑
ARS-影刃F的中杆非常韧弹,小发力下就可以轻松打出形变,因此在网前推球、挑球时能够很轻松地把球“弹”出去,即使对于爆发力不是很强的球友来说,ARS-影刃F的中杆在击球时也不会给人过于强的硬直感,反馈友好舒适。此外,再搭配大甜区的拍面,推挑时很少会出现打不准的情况,出球扎实,使人对出球方向和弧度都能有较好的感知和把控。
不过需要适应的是,ARS-影刃F的拍头还是有些偏重,下手回球时手上所需的力度和一般的平衡拍是不同的,尤其是主动情况下通过极为集中的小发力打出的弹推、或者实战中停顿后的推球,都比较考验使用者的技术熟练度。而且在克服拍头重量连续击球时,小臂手腕还是会有些许疲劳,这在网前的定点多球训练中感受比较直观,故在实战中体力有所下降时,对使用者的控球水平有更高要求。
此外,虽然ARS-影刃F相比ARS-影刃要更弹,更容易感受到中杆把球推送出去的感觉,但作为代价其抗扭强度相比后者有下降,总体来看,其出球的准确度不及后者。
搓放、勾
得益于偏重的拍头,在网前架拍时,ARS-影刃F给人的反馈是非常清晰的,不论是训练还是实战都能让人的架拍非常稳定,给网前搓放、勾对角这样细腻的小技术打下坚实稳定的基础。在搓球方面,ARS-影刃F的大拍面能够给予球头充分的摩擦,操控感非常出色,搓球的质量也是极为稳定的;而在勾对角和其他网前的线路变化上,大拍面也有足够的余地来控制出球角度,出手变换得心应手。
综合评价 或许对于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球友在初次看到“ARS-影刃F”的命名时,都会有种来源于固有印象的误会,毕竟鲜亮的外观加上“F”的后缀确实会给人一种球拍轻快灵活、偏向中前场的错觉,而实则不然,ARS-影刃F虽有着艳丽的外观,但实战表现却并不像外表那般娇柔,偏向进攻的性能表现可谓是柔中带刺,这也与玫瑰给人的印象颇为契合。 经过体验之后,总的来说,笔者认为ARS-影刃F并不能算是一支主打前场的球拍,虽然在出色的挥速属性的保证下,它的前场表现并不差,但笔者认为它在后场进攻、控球等方面的表现是更为惊艳的。这也与以往威克多推出的后缀为“F”的型号有着较大区别。结合各方面的性能表现来看,ARS-影刃F应该更适合力量偏小、但又喜欢后场进攻的球友,而且是单双皆宜的;而在网前速度的对抗、节奏控制方面,对于高水平球友来说,它上限不如ARS-影刃。 冷艳之炎裹挟一切,悄然蔓延,在虚虚实实的梦境之中,漆黑的花朵尽数绽放,暗香飘动中暗藏玄机与杀意,ARS-影刃F就是那暗夜中穿梭的魅影,伴随艳丽的飞花而来,乘沁人的芬芳而去,一瞬而过却令人恋恋不忘。自信地去驾驭这支ARS-影刃F,在球场上展现自己的绚丽风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