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李梓嘉全英公开赛一轮游后因伤已经休息差不多三个月了,但是人家这个关注度可是一点没下降。最近他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表了10个非常吸引眼球,但又让人毛骨悚然的绘画艺术作品,没错,大马头号男单,全英公开赛冠军,巴黎奥运会铜牌得主,在艺术领域除了展现过歌唱的天赋,现在又要转向绘画领域了。并且,头像也变成了纯黑色,果然简洁才是艺术的巅峰。好了,前面都是开玩笑,目前在这个星球上,好像只有马来西亚国家体育理事会辟谣说,李梓嘉发这些东西单纯是因为热爱这种类型的艺术。我当然和绝大多数球迷一样,觉得作为一名羽毛球手在休战好几个月的时候发这些照片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不自觉地猜测李梓嘉是不是心理健康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艺术作品当然不是出自小李本人之手,而是来自一名叫做AxilTinsti的艺术家,此人最擅长的艺术形式就是用圆珠笔画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画,目的是表达一个人在与世界打交道的时候所面临的精神上的沮丧和内心孤独的状态,于是我忍不住又看了Axil本人的ins,结果发现相比小李发的图片,其他作品的惊悚程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Axil在业内没有很出名,ins上的粉丝数也就是小李的十分之一,结果却没想到在羽毛球圈小火一把了。
如果说李梓嘉最近心理出现一些小问题,大家也不用感到特别的以外,因为作为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一项运动的头号男单,奥运会上一个人肩负着全国人民的60多年的夺金期待,别说作为中国人没有感同身受过的,其他国家估计也少见。自从李梓嘉19岁在波兰拿到了第一个成人赛冠军,无论他愿不愿意, 李宗伟接班人的压力就已经压在了他身上了。众多马来西亚球迷无时无刻不拿他和李宗伟进行对比,一轮游的时候有人抨击他比拿督差远了。即使拿了全英冠军,也有人会提醒他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人家拿督可是4次全英冠军。当他退出国家队的时候,包括拿督在内都批评他的决定狂妄自大。在各种舆论的抨击嘲讽中,李梓嘉做出的反应更加让他陷入到了网暴的漩涡之中,包括发了一首叫做“这个少年到底犯了什么错”的说唱歌曲,2023年德国公开赛失利后的一句im fcking done,以及全英公开赛进入四强后”闭嘴”的庆祝手势。特别是在巴黎奥运会拿到铜牌后,小李流泪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更让我们看到他身上常人难以理解的压力。如果非要说李梓嘉做错了什么?那无非就是没有成为符合大多数马来西亚网民审美的运动员。
那回到李梓嘉发的这几张艺术作品,如果小李真的心理出现问题,为什么不直接发文字表达出来而是要用这么一种间接的方式呢?这一点我想说说我的想法。在我们现在的华人世界,绝大多数人可以说是缺乏信仰的,如果说有,那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玩命努力的意义在于向上攀爬,证明自己,在向上的过程中俯视弱者获得快感,同时又害怕暴露自己内心的脆弱。在马来西亚,包括中国,当前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和科学素养相对西方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果你身体哪里不舒服,周围的人会很容易和你共情,并劝你积极就诊;但如果你说你心理行为出现问题,也许旁边的人最多就是劝你别想太多,放松心态。如果你以此作为耽误工作的理由,那周围就会有太多人觉得你不过是个性格软弱难成大事的弱者。更有一些在心理上本身就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会通过对你的贬损来体现自己的某种优越感。这在心理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补偿机制,什么是心理的补偿机制呢?就是在某方面感到不足的时候,企图从其他方面寻找优越感来弥补,而贬低他人恰恰就可以获得心理上的一种优势,哪怕这种优势是虚假的。比如那些键盘侠,不论软件硬件和李梓嘉都没法比,更不用说在自己行业所取得的成就了,但就是要抓住他内心脆弱这一点狂贬,从而获得暂时的心理满足和优越感。
我们翻回来再考虑李梓嘉到底错在哪?也许有人又要说菜才是原罪,但是这句话可以说本身就反映出了我们这个社会优胜劣汰的残酷,人文关怀的缺乏,以及对于心理健康的轻视。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单纯的要diss那些键盘侠,因为对于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及残酷的社会竞争,现阶段这些现象也许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想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马来西亚国家体育理事会的辟谣到底是对于心理健康的轻视,还是对于李梓嘉在网暴前的一种保护,这个咱们不得而知。不过我衷心希望小李这次能够度过身体和心理上的难关,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在本月中国公开赛上满血回归。
好了,本期就到这了,感谢大家收看,欢迎下面留言讨论,喜欢的点赞加个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