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丑话说在前头,波力现在每个经销商的订制款实在太多,每一款新东西出来都自立门户开了一个系列,造成了产品线极大的混乱,这种问题已经无法纠正了,但还是要反省一下看能怎么样把后续的新品管理起来。目前这个状态,只有川崎和薰风能给它找补。
这是最近最后一款顶着同样框型的波力了。用完之后,脑子里突然响起One republic的《Counting stars》。
参数:4UG5,上线有底无手胶状态总重85.82g,平衡点305mm,中杆长217mm,硬度中高,三角破风框,78孔线床,全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雷鸣65。
性能先放一边,目前来看,这几个兄弟拍里,我对极星的外观是最偏爱的。黑色底漆,宛如夜空,配合淡紫主色块和高反射烫银贴纸所标示的型号名称,有一种低调但持久的好看,正适合我这种处于emo状态的人群的审美需求。球拍的外观突出的视觉元素,但相当协调。
同样的框和硬度,大致一样的平衡点,自然也让极星的上手门槛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过笔者确实还是低估了这段时间以来硬拍的使用负荷,然而极星仍然能更好地满足我的身体需求。因为把性能端上来说,其实一句话已经可以总结,它就是一把目前波力体系中最轻量的搭载镍钛丝中杆的三角破风框速度拍,轻量化带来的优势在双打的中前场连贯中具有可以被感知的优势,并以此为辨识度否定了我此前同质化担忧。
令多少有点意外的,则是哪怕重量下降了,球拍的进攻效能丝毫不减。球拍以弹性爆发为主要的进攻输出手段,集中发力时拍框和中杆的共同形变会在严丝合缝的发力节奏中打出“一点突破”的出球效果。球头与拍面接触后产生拍框和中杆形变的过程没有什么一样,但到了回弹阶段则一切变得激进起来,在声音和力反馈上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同时出球的速度具备足够的穿透力。到了这里,我似乎能打出球拍里的镍钛丝所表现出的金属感,质感偏硬且在发力后有类似击打镲片时的颤鸣音。
而更加轻量化的设定也为极星带来有别于过去同类产品的良好被动球摆脱和反拍发力体验。顶着超重的体型和崴脚复发的风险去打球(不提倡),本来已经完全放弃头顶区了,没想到还能靠去手法克服超慢的转身速度带来的劣势。只要找准击球点,凭借球拍自身的素质很容易在低点将球打回对方底线,在合适的时候甚至能直接拦截反拍位置一些拿点较高的来球,获得反手进攻体验卡。
在足够造成审美疲劳的攻势下,极星仍然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它是最近用得比较舒服的一把,对使用者要求不高,但仍然能提供畅快的竞技体验,而且涂装上的争议也最少,非常让人安心。
甲流,受伤,然后最近再次上感,一系列水逆的遭遇多少有点打击我。但那么多优秀的产品放在我面前,让我变得更加期待自己的康复能早日到来,回到最初开心的日子。
Say no more counting dollars.
We'll be counting sta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