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日暮孤臣经岁困,星幽乱世四围难。霜侵瘦骨征衣薄,血染残戈战阵寒。忍看旌旗埋草莽,待听鼓角动长安。陇上西风葬旧鞍,将军远志已如磐。
此前已经多次对李宁新产品线系列各单品高度评价,诸如锋影900new前所未有的脆弹与雷霆90new在80基础上以更直接的反馈带来相当轻松的进攻体验,在此不再赘述。而这一次这支清新靓丽的“小白拍”雷霆80light,我却认为是李宁对于产品设计、参数运用已经炉火纯青的标志。
十几年前,在友商早已成熟的生产线对比下,起步之初的李宁显得青涩而孤独。即使是背靠黄金十年的国羽,其产品也一度被贴上“参数极端”、“中杆软而不弹”等标签。种种负面评价一直延续至风刃、风动双系列。当年以华丽外表让我惊为天人的风动7000i也在一次次双打中由于下手位摆脱不了让我头疼不已。但外观实在太符合我的审美故而剪线封存至今。如今五六年岁月匆匆已逝,这次,轻量化的进攻拍终于不再让我如食鸡肋。十五年的探索与磨合,这一路上,李宁,是勇将,亦是孤臣。
说回这支拍子,整体白色的格调搭配上绿色和紫色的点缀清新之余不显得过于素雅。整体上与前代战戟系列极富冲击力的色彩搭配大相径庭,基本保持同系列一贯的低调简约的审美。由于定位稍偏女士,浅色的风格更显得雅致。总的来说,这是一支可能不太惊艳但绝对算不上难看的拍子。
既然定位如此,在参数选择上则多了许多限制,比起此前一种i后缀的5u球拍动辄接近330mm的平衡点,这次李宁仅调教为300mm上下,相比原代雷霆80甚至略有降低,这样的调整显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力量不足的爱好者的需求,使得拍子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操控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细节之处,拍框和中杆上一如前代的科技介绍点缀,无不彰显这支拍子对于雷霆80优秀的市场反馈的遵循。萧规曹随,在此基础上改良出的产品才能真正完善这个系列的生产线,填补上雷霆系列针对不同使用群体的最后一块拼图。
轻松的高远球对拉是基础中的基础。当引拍回拉把球轻松送至底线,熟悉的感觉悄然而至,这种富代表性的借力感十足却并不十分拖沓的畅快感我认为是6.6mm的中杆结合m40x+ultra碳素调教出的舒适度最高的一环。体现在击球的瞬间,是以短暂触球后弹射而出代替软中杆球拍类似线床包裹球头将其甩出的主观感受。得益于这种加成,正手被动摆脱的底气自然增加几分。
劈吊的环节其实对于混双中的女士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这支拍子比之前代主观上能感受到比较明显加成的环节。对于发接发之后即被压在后场的女生想靠强行下压带走比赛显然不太现实,直接会拉高远又稍显被动示弱。于是,在一拍拍高质量的吊球之中寻找机会把男生流畅轮转到后场才是更有效的破局思路。一般来说,更高的击球点容易带来更轻松且贴网的吊球,而80light的思路则是用泄力收吊击球瞬间轻微的包裹感带来中性球更高的容错率,对于身高普遍不占优势,力量稍显不足的广大女生,无疑是有效的。
反手的摆脱与正手同一体系下的打感相辅相成,爽快扎实的打感对于相对被动的反手摆脱的加成是显而易见的,后场被压制的根本原因本就在于挣扎能力不足,想来在女单的赛场上更为明显,后场能力的强弱会把业余女单的水平阶层鲜明地排序。甚至可以说在羽毛球氛围一般的北方三四线城市,女生能打出一排流畅的反手高远球足以在当地的球馆占据一席之地,这支拍子极低的门槛和相当明朗的借力感自然能助你一臂之力。
能在减轻挥重的同时兼顾进攻的分量是品牌方需要反复权衡的临界点,拍头过轻容易陷入后场苦攻不下的尴尬局面。所幸,雷霆80light在把上手群体扩展到足够大的范围之后依然保持着一定威胁的一拍进攻。主要得益于中杆的弹性反馈,这支拍子在混双和单打中的进攻表现绝对算得上够用。
与宣传标语“灵动一击”相匹配的,是拍框的弹性与硬度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一次的调控无疑是很成功的,相得益彰的二者融合使得无论是高吊杀还是平抽快打,都能游刃有余。
在防守端,雷霆80light降低的平衡点和整体轻量的拍身足以提供更快的反应速度,在被压缩准备时间的被动防守中,辅助爱好者迅速调整拍面角度,将对手的攻势化解于无形。即便是面对力量十足的杀球,也能通过灵活的手腕动作将球稳稳送回对方场地,这才是所谓“灵动”的体现。
其实从设计之初,李宁设计师就并没有因为其定位偏向女性而过分阉割其性能。相反,雷霆80light在保持轻量化与优雅外观的同时,其进攻性能依旧不容小觑。无论是点杀、劈杀还是突击,都能带来清晰而直接的反馈,让爱好者能够准确地判断每一次击球的力度与角度。
对于主观体验来说,雷霆80light的甜区范围相比起原代有所增大,对于力量稍弱的女生来说增大击球中尤其是快速反应下的容错率当然是雪中送炭。击球瞬间,略有偏离拍面中心,也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回馈。
我一直认为李宁是一个对市场反馈格外重视的品牌,在普适更多群体的根本设计理念带动下结合前代轻量化球拍的市场反馈,这支雷霆80light确实基本做到了集轻量、操控性、舒适度与简约美观于一身的拍子。满足业余女生和习惯于轻量球拍爱好者需求的同时,也在细节之处展现出了李宁对于产品设计的深厚功底。它在填补雷霆家族最后一块拼图的同时,无疑为羽毛球爱好者们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整个羽毛球产品线注入了新的活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产品链的不断完善是一个品牌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诚然,科技的更新迭代需要不断调整参数来与复杂的市场需求相匹配,但更进一步的探索无疑是更接近彼岸的风帆。
山遥路远无妨,修远路上千帆竞,业成花开向远帆。
本帖最后由 念.当年...... 于 2025-7-23 17:3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