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217|回复: 3

[一击雷霆] 国产装备焕发荣光,李宁羽球砥砺前行---从我用过的球线看李宁的星辰大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李宁的羽毛球装备,我是一直抱有情怀的。这可能源于10年代我刚开始看球,刀光剑影的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们身着李宁装备,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郑思维的n7、风动9000c,陈雨菲的n80二代,谌龙金老板的n551,宝哥的n92等等。那段时期,中国国家队的成绩有目共睹,苏杯、汤杯尤伯杯、奥运会、世锦赛都有着耀眼的表现。球员们在场上把李宁球拍挥得虎虎生风,各种平抽快挡让人眼花缭乱,让球迷们充满了对赛场的向往,也彻底点燃了我学习羽毛球的热情。
  在我羽球技术不断提高的路上,也离不开李宁羽毛球装备的“迭代升级”。我能明显感觉到李宁产品的创新与进步,这里我想着重讲述我曾用过的李宁羽毛球线,分别讲述它们的使用感受,同大家分享。
  首先是李宁1号线---曾经李宁球线的弹性代表,在N系列球线和L系列球线面世之前,李宁1号线可称之为李宁球线中最“高弹”的那位。良好的弹性,适中的软硬度,有一定持球感,同时兼顾了一定的耐打,使得其具备极高的普适性,我印象中2020年前后身边有不少球友都选择了此款球线。唯一的缺点是容易跑线,掉磅速度较快。


  第二条是1号线的兄弟5号线,在1号线基础上增粗了线径,提高了耐打度,但是1号线那种轻薄控弹的感觉则少了几分,适合追求弹性和耐打兼顾的球友,有一段时期骆建佑就选用了这款球线,可能是训练强度太大,用1号线断线太快穿线太麻烦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1号线和5号线各有千秋,结合自己的需求来使用即可。值得一提的是,5号线大盘线的性价比很高。

1号线和5号线时至今日仍在产,并且出了诸如浅松绿这样好看的新色,而和它们同一批的一款球线却早早停产---李宁7号线。这是一条被忽视的神线,强烈呼吁李宁复产此线。7号线拥有比1号线和5号线更低的价格,更高的耐打度,可以称为极致耐打。在保证耐用度的同时,拥有良好的保磅性和弹性,弹性在同线径的所有线中我认为是最佳的,打感整体偏软一点,富有控制力。此线适合追求耐打和经济的球友,也非常适合有控球需求的混双重炮。我钟爱7号线,停产后仍有一定的存货,另外一个喜爱7号线的缘故便是它有一个很稀罕的颜色,官方名字称为幻影金,实穿上非常好看,感兴趣的球友可以收一条来试试,停产线且试且珍惜,我这一条是不打算穿准备收藏了。


  N系列日产球线作为经典157系列的接班人,给喜爱李宁的球友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要提的就是当家招牌N65球线。

作为本人女朋友的御用球线(手动狗头),N65几乎满足了所有业余球友的需求:弹性佳、音效强、一定的耐打(优于1号线,有人认为N65就是1号线pro,我认为言之有理)、价格合理,并且现在出了浅松绿草酸绿等新色,给追求装备颜值的球友更多选择。唯一的不足我认为是掉磅速度还是快了一点,对出球深度的把控没有做到十分精准,另外不适合喜欢强攻的球友。(乱入一把战戟7000,当时首线就穿的N65,打起来是比较适配的,适合万金油打法)

  上面提到了N65不适合强攻选手,那么N68则是弥补了这一缺憾。“重炮手”、“大力暴扣”、“猛男”等,这就是N68的代名词。当你跳杀正中甜区时,其嘹亮的音效会让你以为自己的发力又上了一层楼,同时良好的弹性和刚性(但不至于过刚)会让你对杀球和平抽爱不释手,喜欢打后场的朋友一定要体验一下这款球线。另外,N68的良好性价比在球线价格飞涨的当下也越发凸显。如果你是一位喜爱进攻的球友,我一定会把N68推荐给你。

  在追求弹性的路上,细线径球线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解法,N58应运而生。硬度较N65偏硬,但不至于刚性过强,弹性及音效皆为上乘,耐打度大概在一周左右(本人使用N65的话大概是一周半断线,一周5-6场球),同线径已经属于非常不错的水平,喜欢追求音效和新鲜的球友可以一试。推荐这个橙色,非常醒目。

  N61将线径提升至0.61mm,几乎没有损失线的弹性,不过硬度却大大增加,用高磅(27以上)的球友建议慎选,个人认为硬度甚至大于N68,属于超硬弹线,耐打度与N58持平,适合穿在拍框和中杆较软的拍子上(如风动8000系列)。


  在N61与N65之间还有一个N63,个人认为与N65的差异不明显,相比之下多了一丝韧劲和包球感,但是耐打度不如N65。
  N70作为新一代“7号线”,接替了“耐打王”的称号。值得一提的是,老7号偏软弹,但N70属于硬弹线,打感上刚性更强,出球更快一些,弹性升级较7号线不明显,适合追求兼顾耐打度和暴力进攻的球友。当然,不肉疼的价格也适合追求经济实惠的朋友


  2024年,李宁L67线横空出世,大厂国产球线终于摆在了大家眼前。作为李宁的忠实粉丝,这条纯血国产线一上市我就试用了。0.67mm的均衡线径,堪比N65的弹性,虽然音效略显不足,但是实惠的价格和出色的性能表现已经足以满足大部分球友的胃口。这条线分为两版,后一版封面上多了“new”字样,不同包装的球线打感对比起来,没有明显区别,但是L67new对比老版似乎升级了耐打度,减少了不慎打到单线区导致断线的风险。


L67系列的衍生作品L67Quick(简称L67Q
)是我近两个月来一直使用的球线。可以说我目前已经爱上L67Q了。在L67的基础上,L67Q减少了球与拍面的接触时间,使出球更快,反弹效果更好,但同时出球精度和落点控制也十分精准,有利于双打中平抽快挡的施展,非常适合我这种双打爱好者。不仅如此,L67Q的耐打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相比N65更耐打,保磅性能优异,从我穿上线到断线,没有手感断层的情况,“速”、“弹”、“准”可以简单概括它的特点,并且,由于纯国产的原因,L67Q可以说是打到了地板价,大盘线300出头的价格,十分亲民,我一“怒”之下买了好几盘,冰莓红、冰脂绿、深丁香紫等清新的颜色同样应用在了L67new上,为年轻的羽球人提供了丰富的搭配乐趣。



  前段时间社交平台上参与活动,李宁官方给我送了两条球线,分别是L64和L67QUICK,L64暂时还没有上拍试用,不过作为0.64mm线径的球线,我十分期待其基于L67弹性方面和音效方面的升级,在此再次感谢李宁。同样值得期待的是LT系列的66、70、61球线,炭黑色的涂装显得神秘和充满未来感,作为学生党,希望能在后续价格有所下调时购入试用。

   球线使用的感想分享到此,顺便推荐一些可以作为口粮球的李宁羽毛球给大家,分别是G300、G400(G400目前可能已经不太好买了)还有C60,这几款球是我在夏天和冬天都使用过的,满足了一般对抗和训练的需求,飞行都没有问题,也有一定的耐打度,夏天选择76速,冬天选择77速较为合适(平原地区),我也打过C80、C90、G600、G900,确实毛片厚实程度、球头打感方面都优异不少,但是从日常打球、业余竞技的经济性考虑,这三款是可以“平替”这些高端球的。G300现在出了新的G300S,打感类似,飞行稳定度低了一些,但是价格也优惠了一些,如何选择就见仁见智了。我现在球包里常备一桶C60,可以应对各种水平的球局。



  备注一下,球线的性能体会基本都在我熟悉的战戟7000、9000和锋影900new上得出的。手胶统一用的是李宁的GP100手胶,手感软糯,适合我这种手汗不多也不少的人。

  行文至此,深夜月全食正盛。作为资深“宁门”弟子和半个装备党,回过头能看到李宁一路上不断的进步与创新,以及浩瀚的产品路线。通过“烧”装备,了解羽球知识,打球经验的丰富,不断涨球涨学问,是一个羽球人最开心的事。衷心希望李宁能开发更多好的产品、好的性能、好的涂装(当然也有好的价格),也希望自己和爱打球的各位能健康涨球,远离伤病,在羽球道路上逐梦前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1
去乐淘看看球友都关注啥装备近期球友关注的宝贝
2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得好细致,好文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Jerry_123 发表于 2025-09-08 02:21
楼主写得好细致,好文帮顶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7 小时前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能细说 N65 与 L67Q 对比吗?一直用 N65 的,准备换 67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9-8 22:51 , Processed in 0.042416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