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虽然现在市场中已经充斥了大量源自YY薄翼三角全线槽拍框的速度拍或是进攻拍,但这其中大多数都是二线品牌用了更好调教和上等材料打造的产品,有时候同类型产品的好用都说不上是因为框型优秀还是单纯的材料上好。
不过,正本清源,我认为还是回到本家的产品中以变量控制的规范来说明这个问题会比较好。何不直接用绿厂的NF系列素拍验证呢?也顺便再次体会体会中端绿厂出品的价值。
参数:4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5.99g,平衡点297mm,中杆长218mm,硬度中等,三角破风框,76孔线床,全线槽,质保28磅,穿线25-26lbs 训练线。
其实是NF700的垂直减配型号,约等于play级别,按照YY的新做法当然也让它在外观上尽可能与NF700靠拢。拍框上蓝色和黑色漆的分布模式与700一致,图案也大差不差,就漆水质感可能稍逊。球拍有两个配色,但除了蓝色以外的另一个版本不是NF700对应的红色而是黄色。
所以像M40X那样的好材料,NF370肯定是不会使用了。但从球拍的直面参数上看,配置比我想象中的高,主要是拍框的给料达到了绿厂中端的新标准水平,像EXHMG就已经是以前NR系列高端级别的用料了,看来厂家还是有沿用NF系列理念在中端里花心思保持特色。
NF370的上手没有太大的负担感,头轻且挥速很快,空挥试探时甚至有种来不及发力拍框就已经到位的感觉,比NF700还更快一点。中杆硬度标为偏高,但拍面的持球感略强,且甜区巨大,配合发力方便的特点,其实并不难驱动,甚至还能体味到拍框形变弹射的感觉,所以尚且对新手友好,只不过对刚入门的朋友来说得看准了打,不要因为过快点挥速和提前到发力导致空挥。
它确实就是一个弹性全面缩水版本的NF700,不过因为配置的降低,三角破风框那天然的形变弹射的味道会更加清晰。而挥重更低弹性稍差直接影响了370的进攻效能,大发力杀球时总感觉球头黏在了拍面迟迟不肯射出,这也导致了发力迅速拦截频繁却无法将对抗节奏引入优势的诡谲局面。无论是抽挡还是连贯下压,都浪费了球拍本身逆天的灵活度和容错率。
NF系列的低端倒是还有一个NF160FX可以对比,不过那是NF600生态位的产品,而370具有多很多的优势。哪怕是对相对入门的产品来说普遍都做得不错的被动局面摆脱能力来说,370的高挥速和持球感都能极大地为使用者争取出发力的空间,同时凭借自身更好的弹性保证将球起高打远送到位。
所以虽然370仍然具有浓厚的、符合大众刻板印象的中低端YY出品属性,但这种并不优秀的打感仍然具有特色,打起来会让人觉得轻松好玩,也算是值回YY标以及其装备库给出的评分吧。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5-9-15 10: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