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蓝厂的球拍曾经占据过球包的主流,后来习惯改变,用红厂的高端比较多,去年还是跟别人换了一支神速98K,感觉还不错,前几天跟相熟的装备店老板聊天,说给我推荐一把蛋头拍,这名字好古老的感觉,哥伦比亚3,说实话,没听过,还以为是蓝厂的最新款呢,搜索的结果显示是一款经典的蛋头形(鸡蛋的用处实在广泛)拍框和均衡手感为特色的羽毛球拍,稳定感出色,操控感强,蓝厂开始用现在的材料技术复刻经典球拍,这个倒真是自己的心头好,以汽车为例,一台外形很经典年代相对久远的车型,但采用了当下最新的技术,那该多么的拉风,一直梦想有这么一台车,汽车的技术太复杂,实现起来太困难,没想到这个念想,在球拍上就这么轻松的实现了。
第一眼看到哥伦比亚3的时候,瞬间感觉回到十年以前,很有情怀的涂装,就是那种一眼都是老物件的感觉 ,主题配色以黑白红三个传统色搭配,实话说,并不难看,甚至很耐看,外观不做过多评论,这种风格的涂装,十年球龄以上的老球混子应该感觉都很亲切,至于年轻的帅锅美女们,那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哥伦比亚3在采用传统蛋头造型拍框的基础上,应用了蓝厂当前主流的核心科技来保证其打感的稳定和舒适,比如说强芯填充技术、百洛碳素纤维中杆、纳米材质这几项蓝厂的技术,在大部分高中端球拍上应用频率非常高,就不做过多介绍浪费篇幅了。倒是这个箱型拍框在近些年的球拍中很少使用,做一个简单的知识普及,拍框断面采用箱形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击球时的稳定性、抗扭力和准确性,经典的蛋形拍头设计能适度降低风阻,增加挥速(当然这是十年前的理念)。
⚔️ 实战测评体验:
4U的哥伦比亚3,拎起来手感不重,符合4U的调调,302mm的平衡点设置有点偏进攻的意思,但是它的挥重着实让博主惊讶,感觉比很多3U的球拍挥重都要大,6.4mm粗细的中杆算是当下主流吧,官方宣称硬度适中,个人感觉偏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挥重的原因,弹性的感觉倒是和很多蓝厂高端拍的感觉很像,有点硬弹。
上场热身,虽然挥重有点大,平抽挡时感觉出球还是比较快,也可能是新拍带来的兴奋感,再加上头重感对球速的加力,高远球时,可以轻松借力,箱形拍框和均衡的调校确实带来了击球感的扎实稳定,轻松把球打到自己想要的位置。需要落点调动对手时,蛋头拍的框型,劈吊时需要小小的适应,虽然整体拍框不算小,确实这个造型和绝大多数球拍差异很大,适应手感后,劈吊的落点倒是也很精准,击球感很实。
网前小球处理上,稳定的拍框能带来不错的控制精度,让你在放网、搓球时手指感觉更清晰。
从哥伦比亚3的各种参数设定和技术配置上,这只拍应该算是均衡型球拍,但它的大挥重在进攻上有很大的加持,体能充沛的前提下,有一拍钉地的实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它的连续进攻能力受大挥重的影响表现一般,鉴于那拍重杀的实力,它到底算是进攻拍还是均衡拍,确切的说算是均衡拍进攻能力比较突出的那种。
大挥重的蛋形拍头,在防守时,不占便宜,尤其是面对对手的连贯快攻,有点吃力,好歹中杆的弹性还算能给自己创造一些摆脱的机会,防守有点吃体能。
综合来看,哥伦比亚3凭借经典的蛋形拍框、稳定的箱形结构和强芯填充技术,能为球友提供均衡的手感和可靠的操控体验,适合体能好或者说力量型且偏爱经典怀旧风格的资深球友,击球感非常扎实,有点吃体能,有一拍钉地的重杀实力,连贯快攻和防守不是强项,所有均衡拍中,它的进攻能力相当强悍,资深控球型球友的情怀之选。
本帖最后由 七七狂羽 于 2025-11-4 11:1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