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川崎,大家会马上想到什么,没错,川崎的机车。川崎最近打造了一款以机车GT命名的羽毛球拍——GT77。我之前有用过一款川崎的拍子,极光5S,号称西装狂徒,这次川崎的GT77让后延续了对川崎球拍的关注和热爱。下面我把球拍的测评情况跟大家汇报。我平时主要以混双为主,主打混双后场进攻,兼顾一些网前防守,这支GT77拉了蟹羽63线26磅。 漆水方面 川崎GT77这支拍子的漆水可以说是延续了川崎的一贯漆水工艺,漆水很高级很厚实,我可以定义为超越三大厂的漆水。漆水整体是深青色,配有银橙绿点缀,是一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配色,这个配色目前三大厂好像没发现类似的,所以辨识度很高。漆水的贴纸可以说相当注重细节,大部分是浮雕质感,摸上去有凹凸感,不是那种廉价贴纸,做工很高级。漆水的配色犹如川崎机车在电光火石间迸发的尾焰,球拍的漆水整体延申到中杆,在接近手柄的位置渐变转为金属银,然后配以银色锥盖,这个颜色搭配什么手胶都不会出错。可以这么说,如果靠手摸来识别球拍,GT77绝对是第一无二的手感,浮雕质感拉满。 材质方面 官方介绍,川崎GT77的拍框和中杆使用的都是日本东丽M40原装进口碳布,这种碳布抗形变能力强,在击球时产生的多余形变大大减少,触球反馈更直接,对进攻来说能很好地控制落点,指哪打哪。拍子重量82克左右,拍长675mm左右,平衡点300mm左右,中杆硬度8.5左右,质保磅数32磅。这次用的碳布韧性很好,东丽M40是专门用在高端拍上的,肉眼可见的细节拉满。 拍子的手柄用的依旧是木柄,木柄的好处太多了,不像悬浮手柄问题那么多,这次材质和其他入门拍的手柄不一样,这次用到的是杨木手柄,不是那种泡桐手柄,泡桐手柄为了减轻重量,选用的都是密度较低的木材,而这次GT77用的杨木密度更高,握持感更强,一般只有高端拍才会用到这种木料。 拍框和中杆 拍框是聚力箱型结构,这种结构对标弓箭11,战戟8000,主打一个拍框稳定,减少拍框多余形变。再补充一下,这支拍子和以往不同的是,用到了C60笼式富勒烯碳素,这种碳素在分子层能强化碳纤维结构,还是主打一个稳定。 拍子中杆和拍框都有日本纳米树脂科技,特调进口的树脂能使碳纤维结合更加紧密,有效提升拍框韧性,拍框内发泡减震技术可以很好地吸收击球后地震动,让震动传达到手柄时基本已经消失。中杆在填充树脂后在杀球和控球时形变时力量传导无滞后,很直接。 实战方面 这支球拍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一种类似弓箭11PRO和战戟8000的感觉。我对比了自用的战戟8000,GT77不管是控球还是杀球,都有很好的适配性,头重感不是很明显,控球很稳定,要控球有控球,要杀球有杀球,有人说这叫没有特点,其实我的理解是各方面它都做到了“木桶效应”的最优化。 具体说说几种球的手感。 高远球:拍子的头重感不是很强,因为我没有去底胶,平衡点方面没有刻意调高,我其实不太喜欢头重感太强的球拍,因为打久了确实累。这支拍子因为弹性不错,加一点主动发力,再加上63细线的弹性,足以打出很有质量的高远球。补充一下,反手高远球和战戟8000确实很像。 杀球:这支拍子使用起来它的控制感觉很明显,因为拍子的中杆我认为相对其他入门拍来说是硬一些,所以杀球不能借助太多形变,我理解这支拍子的用意是以控制为主,但硬弹的中杆可能让有一定基础能主动发力的球友发挥其杀球效果,如果你是刚入门,用这只拍子杀球可能会有点吃力,你会找不到它的精髓。补充一点,这支拍子如果去底胶平衡点上来后,借助头重感是可以比较容易打出形变的。 防守:这支拍子主打控制,我认为是对边战戟8000的,所以打防守和控制是很舒服的,较大的甜区可能提高容错率,这支拍子我基本上没打框,雷霆80这种小拍框我一个晚上得打五六次框,每打一次都心慌慌。拍子一定要搭配高弹线,我用的是0.63mm得高弹线,这样配合大甜区的设计,回档很占优势,防守的容错大大增强,还是一点,这支拍子中杆不是软绵绵那种入门拍,如果想回球到位,还是需要加一点主动发力顶回去得。 综述 综上所述,川崎GT77这支拍子定位是一支均衡拍,但如果有主动发力基础,可以当作一支进攻拍用,我打混双后场,杀球不是很重,主要以点杀突击为主,所以这种拍子的平衡点很适合我,在前场控球也很准确,指哪打哪。川崎这次很用心,主要是让我看到了每个部件真的和宣传说的一样,够敞亮!这支拍子属于进阶型的,新手打起来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但主动发力上来后用起来就很顺手。最后一点,这支拍子的漆水和颜值,根本无法抗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