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中羽评测室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
不知道大家可有想过,打扮一番出门,配衣服可以穿篮球鞋,跑鞋,滑板鞋,甚至登山靴,但是没有人会想过穿羽毛球鞋来上个街。羽毛球鞋从来都只能出现在球场或者是去球场的路上,当鞋磨的差不多了,或许你会穿着它下楼买个菜。
当你想让自己的羽鞋更时尚美观一点,于是尝试穿着室内篮球鞋或是排球鞋去打羽毛球时,总有一群认识或不认识你的人嘲笑你的鞋子不够“专业”,然后告诉你,他脚上那双仿佛上个世纪产物的球鞋,才是真正的“羽毛球鞋”。同样的人还会说,羽毛球鞋就是应该只在打羽毛球时穿,专鞋专用。这显然是个自欺欺人的说法,那些满墙壁AJ的人可以买一双收藏用,一双把玩用,一双传教用,一双上街用,那羽毛球鞋买个两双,一双上街一双打球也不是很过分吧。同样,羽毛球鞋的“专业”并不是用一成不变的刻板外观来体现的。黄鞋底,皮鞋面,那是羽鞋一个时代的经典,但不会是一个羽鞋的永恒。很多人甚至还在喊生胶底,殊不知其实早已换成染成黄色的合成橡胶——厂家处心积虑,只为满足人们刻板的印象。
所以羽毛球鞋设计不停原地踏步,仿佛安上个黄鞋底,弄个土到掉渣的鞋面,就能成为一双羽毛球鞋了。当你站在潮流中不动,潮流就会离你而去,大家心底都很清楚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承认:羽毛球鞋,真的已经被现代审美抛在了后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些羽鞋在圈子里还算是看得过去,但一拿出去跟其他鞋类比拼,立即就被碾压得体无完肤。
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羽毛球鞋不抓紧奔跑起来,还会有未来吗?
在这个危急时刻,我们终于有了第一个奔跑者。
李宁在Ranger用上袜套设计的那一刻,我就知道,终于有品牌想要跑起来,去抓设计的尾巴了。
如果说Ranger是李宁第一次尝试利用外观设计来带动产品,那么锋影就是第一个成熟的设计指向型产品。一体织鞋面,袜套,简洁有力的线条,没有乱七八糟强调性能存在感的“装饰物”,甚至没有那些花里胡哨,恨不得把一个彩虹印上鞋子的夸张颜色。这些设计很明显是受到李宁自家篮球鞋的影响,而李宁篮球鞋设计能力在韦德系列的带领下,不敢说跟世界巨头并肩,但摆在一块儿合影是绝对没有压力的。这样的设计实力投影到羽毛球鞋产品上,诞生的就是锋影。锋影就是努力地在向主流审美靠拢,让你有勇气穿着它上街,而不是只敢在羽毛球小圈子里炫耀自己的新鞋。
当然,作为一双运动鞋而非单纯的上街潮鞋,锋影还必须有着和外观相称的性能实力才行。
外观分解
锋影最特别的一点:自带袜套。袜套式设计优点显然就是无与伦比的包裹感:想象一下穿着一双厚袜子打球,整双鞋都紧紧地贴在你的脚上,再也没有恼人的滑动鞋舌。和一般袜子不同的只是它粘了个鞋底。很多人觉得袜套式球鞋不容易穿,其实只是他们都偷懒不想解鞋带。只要把鞋带松开,穿锋影跟穿袜子并没有难度上的区别。而且这样一来你就必须好好松鞋带才能穿脱球鞋——你的锋影就会比那些你懒得解鞋带就硬穿的球鞋来得更长寿;你也必须好好系紧鞋带才能去打球——你的脚也能得到球鞋100%的性能保护,鞋带松懈,你还不如赤脚打球。所以袜套式更麻烦的穿脱过程,完全是值得付出时间的。
锋影的中底,终于用上了李宁的王牌:李宁云。李宁云是一种拥有微小气囊结构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可以说是李宁版本的“爆米花”。脚感相当软弹舒适,实在是比前B后C加EVA的时代强了不少:不仅脚感更完美,重量也有所下降。配备了李宁云的锋影,上脚之后比李宁其他羽鞋有着更出众的灵活感,这不是单纯减重能带来的感受,必须得搭配上中底对落地冲击力的更合理分配才能获得的。论软,以前的驭龙更软;论弹,过去的贴地飞行更弹。但既能分散冲击力,又能将冲击力合理反馈给足部,还是锋影。我的感想:李宁云真的应该早点在羽鞋上铺开使用。
锋影的鞋型设计较为宽,前掌顶部稍高,脚趾部位弧线平缓,整体是为贴合大部分亚洲人脚型设计的。对我这种细长脚来说就有点过高过宽了,必须更加仔细地调整好鞋带。还是希望李宁能推出更贴合窄脚的鞋型啊。细扁鞋带调整起来很快速,可能就是为了缓解我前面所说穿脱必须解鞋带这个操作的繁琐性。但我会自己更换宽鞋带,因为我需要仔细调整并系紧,细鞋带系紧后不太舒适,也容易松开。
另一个瞩目的设计是水晶大底。半透明的橡胶鞋底,配合色彩有着独特的质感,虽然这次锋影的处理相当低调,但只要不再是看传统黄色鞋底我就很心满意足。水晶大底未来还有更多的拓展空间,比如鞋底签名,鞋底图案等等玩法,这都是传统黄色鞋底不敢想象的。
实战整合
实战下场,首先迎接的自然是球馆中吃瓜路人们的异样眼神洗礼——其中包含着不理解,惊奇,还有些许的羡慕。可以理解,毕竟袜套鞋对羽毛球人士来说是新鲜玩意儿,谌龙穿上小腿压缩裤至今还有人以为那是男士黑丝。当然对高调的人来说,这些关注可以说是最棒的热身。
锋影的新大底纹路设计很有意思,颗粒单元,在不同区域有着些微的不同,来应对不同的摩擦力需求。实际在木地板上的表现相当出色,如果你穿过李宁的多维加速度,那么锋影就是它的精细升级版:细小的颗粒单元很像多维加速度的圆柱体缩小版,体积小了,总量增加,对蹬地发力的反应就更细致。无论脚掌落地的姿态如何,这些小颗粒总有足够的接触面来缓冲和再调整你落地时的冲击力。这让锋影的脚感如同一道法式料理,每一份都恰到好处地刺激你的味蕾,分量不多,也不少,给你一种精密的享受。唯一需要担心的也许是它细小的颗粒单元,是否足够耐用。
配合新大底的,是中足部位的K型PEBAX,把“K” 踩在脚下,让我感觉心中五谷杂陈……希望它切实为鞋底稳定性做出突出贡献。锋影的前掌和后跟外侧都有从鞋底往上包的设计,像是弱化的“侧爪”,意在提供侧向支撑,但在我看来,它和鞋面的横向一体织相结合,把脚部牢牢固定在鞋底上才是最大的功用,这能很好地避免侧翻,也能更大程度利用起鞋底的支撑保护能力。而鞋面一体织上热贴合的PU,则增加了鞋面的强度,让它不容易在激烈的对抗中大幅形变——这是编织鞋面最大的缺陷,鞋面变形太大就无法好好固定脚部了。
李宁云在实战中更值得称赞了,脚感提升不说,大体重不怕一下踏扁没缓冲,小体重无惧踩下太软没支撑,都可安心选用了。还是那句话,李宁云真的应该早点在羽鞋上用上。
袜套在夏季大概就有闷热的问题了,而且看上去挺吸汗的,但洗球鞋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所以脚臭大概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当女神问你脚上帅气的球鞋时,请不要兴奋地脱鞋给她看。
在我看来,李宁锋影是羽鞋界的一座里程碑,或许它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它上市的那一刻,我终于不用穿那些刻板老套的羽鞋,设计的灵魂终于得到了滋养。更难得的是,它的性能也完全配得上它那划时代的外观,你不用去为外观取舍什么性能,做什么抉择,买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