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42年出生在印尼,60年代初回国,把印尼的羽毛球技术带回国,并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 </P>
<P> 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快速下压后上网控制网前的进攻技术、出色的头顶扣杀动作和快速灵活的步法,成为我国羽毛球队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P>
<P> 1963年在印尼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他夺取男子单打冠军。 </P>
<P> 1965年中国队访问丹麦,与丹麦进行对抗赛时,汤仙虎以15:0战胜了6次获得全英锦标赛男单冠军的科普斯。 </P>
<P> 1963一1975年问,他在国际比赛中从未输过一场球,成了真正的常胜将军,1978年已36岁的汤仙虎,与女队员张爱玲配对,在第八届亚运会上一举夺得混双冠军。 </P>
<P> 后来他曾任国家女队教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运动员,为我国羽坛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P>
<P> 汤仙虎是蜚声中外的羽坛传奇人物.不论身为运动员或是教练员,汤仙虎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以下列出的其部分业绩: </P>
<P> 1963年获得在印尼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羽毛球男单冠军; </P>
<P> 1965年获得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男单冠军; </P>
<P> 1965年底随国家队访问北欧时,曾以15比5和15比0的悬殊比分战胜6次荣获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当时的世界最高羽毛球单项比赛.由于当时我国没有加入国际羽联,故未能参加该项赛事)冠军的丹麦世界名将科普斯,至今仍传为佳话; </P>
<P> 1974年,已经32岁的他在第7届亚运会羽毛球男团决赛中,战胜印尼名将林水镜,为中国队夺冠立下大功; </P>
<P> 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男单`男双冠军; </P>
<P> 80年代初,曾任中国羽毛球女对教练,曾培养出6获羽毛球世界冠军的王牌双打林英`吴迪西; </P>
<P> 在印尼执教的10余年间调教出包括奥运会冠军魏仁芳`世界杯冠军阿迪`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叶诚万等名将在内的众多世界级选手, </P>
<P> 1977年回国后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羽毛球男单技术水平及其比赛能力尽心尽力,经他演练示范和口述的<<羽毛球运动技术图解>>一书,已成为广大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必备的羽毛球经典专著.</P>
<P>汤仙虎是早期由印尼回国的著名羽毛球人士之一. </P>
<P> 1961年初,当时他在印尼已颇有名气,尽管他知道当时中国的羽毛球设施和经济待遇比较差,然而为了报效祖国,他毅然投入祖国的怀抱,他为推动整个中国羽毛球运动,尤其是他的家乡福建省的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汤仙虎对羽毛球事业注入了他的全部激情,受到了运动员和同行人士的爱戴. </P>
<P> 还在汤仙虎是运动员的时期,他就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刻苦的精神而著称,与他齐名的战友和"对手"`前国家对男单总教练侯加昌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他坚定,有毅力,凡是想要达到的目标,一定努力达到." </P>
<P> <<中国羽毛球运动史>>一书中介绍汤仙虎的简历中说他"是进攻打法的新创造者."汤仙虎是一个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在电视转播画面上,人们总是见他拿着笔记本边看边记,他的教学方法独特有效且易于让运动员接受.尽管汤仙虎在事业上的成就不凡,但他处处表现出谦虚和蔼以及大度的风范.当其弟子夏煊泽在奥运会赛场上惜败于印尼的叶诚万时,作为男单教练的他主动面带微笑地向叶的教练(亦曾是汤仙虎的门徒)表示祝贺. </P>
<P> 在奥运会前一直表现平平的吉新鹏,却在奥运上联克3名世界顶尖名将勇夺金牌,人们都知道这枚金牌的背后,有汤指导运筹帷幄的一份功劳. </P>
<P> 吉新鹏在赛后亦屡次对记者说:"汤指导布置的战术对我非常有利,这是我获胜的最关键的原因."李永波总教练在吉新鹏夺冠的一瞬间紧紧拥抱汤指导的镜头,亦表达了这位少帅对汤指导的感激之情.李永波曾对记者说:"汤仙虎确实有水平,….." </P>
<P> 然而人们看到,在吉新鹏拿下最后一分时,电视镜头上的汤指导只是点了点头.他谦虚地说:"其实吉新鹏本来就有这个实力,只不过之前没充分发挥出来." </P>
<P> 汤仙虎总是力图避免为人关注,对媒体亦尽可能保持低调.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汤仙虎,总是头上戴着鸭舌帽,且把帽压的低低的,很少人认出他来.记者请求采访他,他都婉言谢绝.</P>
|